一年来,在学校党委和行政的正确领导下,生科学院学生工作队伍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和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学生、悉心关照学生、热情服务学生贯彻落实立德树人,在扎实做好日常教育管理引领服务的基础上,着力在以下六个方面下工夫,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学生工作再次取得优异成绩,在学校给予优秀学子的最高礼遇年度学生先进集体、先进个人颁奖典礼上,生科学子九次登台领奖(学校颁发十个奖项),全面彰显了学院的育人成果和学生的靓丽风采。



一、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工夫
深入开展“中国梦”主题教育系列活动,丰富“一学一做”、“四进四信”教育形式,组织学习宣传党的十九大和团的十八大精神,努力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青年学生头脑。加强团支部建设,坚持“三会一课”,认真做好团员民主评议、评优推优工作。举办生“声”不息团校培训,组织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网络知识竞赛,“青年大学习”网上主题团课在线学习。举办新生见面会、毕业典礼,组织观看CCTV-1专题节目《榜样》,书记院长上思政理论课等,着力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开展喜迎90周年校庆、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主题团日活动60余场。举行2018级新生团员“三证”颁发仪式,“举团旗、学团章、唱团歌、戴团徽、过团日”等团建活动丰富多彩。



二、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工夫
组织学习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激励学子爱国励志求真力行。组织学习习近平给莫斯科大学中国留学生回信,观看电影《厉害了,我的国》,引领学子心向祖国、追求进步。组织入党积极分子赴芜湖市烈士陵园缅怀革命先烈,组织学生党员赴泾县云岭新四军军部和皖南事变烈士陵园根植爱国主义情怀。集中收看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感受40年辉煌成就。参加“歌声飘过40年”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主题晚会暨第十届“青春畅想”校园合唱大赛,荣获二等奖。加强国防教育,做好新生军训和应征入伍工作,3名学生光荣参军。参加“航空文化进校园”活动,聆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视野下的航空工业》专题报告。引导学生积极参加90周年校庆活动,组织85名志愿者参与校庆志愿服务,组织新生参观校史馆、档案馆、学院生物标本馆等,强化爱校荣校教育。




三、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工夫
全面实施文明修身计划,精心组织了“迎校庆”爱校荣校暨大学生文明修身“双十行动”主题教育活动。严格学生日常行为管理,开展书香寝室创建活动,坚持安全卫生和晚归不归夜不归宿检查报告。夯实新生入学教育,获校规校纪教育先进集体荣誉。持续开展了“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学生会、社团在“世界艾滋病日”“世界森林日”等,广泛开展主题宣教和志愿服务活动50余次。“红马甲”志愿服务队对接离退休工作处服务老同志,“360爱心家教”深入社区义务支教留守儿童,同伴员在校内外开展防控艾滋病、肺结核等,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续开展了“感恩有行动、责任有担当、健康有意识、文明有礼仪、安全有保障”寒假“五有”实践教育活动。组织“微情书”大赛,教师节“师恩在心中,感念见行动”教育活动,培养爱国、爱校、爱家人的情怀。组织欢送毕业生“四留下”文明离校,拥抱新时代晚会和毕业典礼等。文明修身成效显著,先后涌现出“校十佳班集体”2015级应用生物科学专业班、“校十佳大学生”曹莎莎、“校十佳青年志愿者”凡定刚等先进典型。




四、在增长知识见识上下工夫
组织学生参加第四届“生命与健康”高端论坛学术报告, 参加诺贝尔化学奖得主阿里耶·瓦舍尔院士名师报告,参加解读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科研前沿报告,组织参加生命论坛、AB论坛交流报告等,与专家学者面对面对话,拓展学术视野。着力提升实践内容与专业课程的契合度,紧扣专业命题、优化结构组队、立项答辩指导、全程跟踪服务、总结汇报分享、评比表彰资助,扎实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引领学生了解社情民意,增长社会阅历,彰显实践育人成效。31支团队参加社会实践,2支团队获评校“优秀重点团队”,30人获评校“实践优秀个人”,4人获评校“优秀指导教师”。协助做好各专业实习见习、黄山野外实习,开阔专业视野,提升专业技能。



五、在培养奋斗精神上下工夫
邀请中科院院士杨焕明、杰出校友童雪梅为新生讲好入学第一课,教育引导学生树立高远志向。邀请学生处处长刘晓宇、“全国师德标兵”路丙辉与学生骨干“对话·成长”,鼓励学生脚踏实地刻苦学习早日成才。高度重视、鼓励支持毕业生考研升学深造,考研录取率达48.87%,应用生物科学和园艺专业达60%,其中80%的毕业生被中科院、985/211、双一流高校录取,再创奋斗成才辉煌。多措并举、分类指导,激励毕业生到新岗位建功立业,荣获2017-2018学年本科生就业工作考评先进学院标兵。继续走访经济困难学生家庭,做好贫困生认定,适时开展分层分类分时资助,发放“暖春”“暖学”“暖途””暖冬”和临时困难补助等14.179万元。继续抓好励志教育、诚信教育、感恩教育和社会责任感教育,实现贫困生物资和精神两方面精准资助。特困学生陈苗苗考取同济大学研究生,荣获“校十佳自强之星”荣誉,成为励志成才典范。



六、在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工夫
精心设计、扎实开展“第二课堂”素质拓展活动,组织专业学习、考研、四六级、教师资格证考试等交流会,开展生涯规划、职业技能培训,组织创新创业和学科竞赛。“赭山鸟类资源调查与基因探秘”作品获第二届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决赛二等奖,6项作品分别获第一届全省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决赛2个一等奖、2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荒野科学”创业团队获全国教育创新创业大赛银奖、全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8支团队分别获全省生物标本制作大赛3个一等奖、3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莘莘园艺”创客实验室获全省“创青春”创业大赛铜奖。邀请保卫处周海燕做“珍惜生命,远离伤害”安全教育专题培训,参加赭山校区防震与消防疏散演练,学生的安全意识得到强化。开展“青春三走”主题户外体育运动活动,组织趣味运动会,参加校运动会。获校大学生排球赛男子组第一名,校第十二届“铿锵玫瑰”女子拔河比赛冠军。加强学院心理辅导站建设,举办“5·25”与“10·25”校园心理健康日活动,爱情教父赵平与学生“谈情说爱”等活动受学生好评。关心关爱关注“五特学生”,及时开展谈心谈话疏导心理,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危机干预作用彰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