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师大人

陈健齐:在学业、科研、竞赛三道驰骋的全能型物理师范生

  • 时间:2025-02-09
  • 来源:党委宣传部
  • 作者:校大学生记者团
  • 点击量:

书海深耕,她凭学识叩响华东师大之门;赛场纵横,她以实力屡登荣誉舞台。四年大学生涯里,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2021级物理学专业的陈健齐勤奋学习,积极参加科研项目和各类师范生竞赛,荣获国家级及省校级荣誉证书19张,撰写实用新型专利两篇,以优异成绩保研至华东师范大学。在学业、科研、竞赛三道驰骋,这位“全能型”物理师范生正以智慧和汗水绽放着青春光芒。

屡夺桂冠,她在一次次比赛中挑战自我

大学生活的一次次“挑战”,是陈健齐进步路上的基石。大一下学期,陈健齐踏上了参加师范生技能比赛的征程。“当时,我抱着借鉴其他优秀学长学姐教学经验和方法的心态参加比赛。”对那时的她而言,进入国赛是一种“奢望”。意料之外的是,她最终以第五名的成绩脱颖而出、晋级国赛,就此,她开始积极参加师范生技能比赛,不断挑战自我。在学校基础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号召下,大二下学期,陈健齐参加了暑期小学期。在小学期的课堂上,她根据老师的建议和指导,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姿教态、语音语调等,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这也为她日后参赛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在陈健齐看来,备赛过程中最具挑战性的环节是自制教具。“纸上得来终觉浅,要将头脑里面的设计转化为实际教具存在很多困难。”在制作光电效应探究仪时,她在光电管型号选择上犯了难,没有相关文献记录如何制作,加上前辈曾经制作失败的经历,她曾一度打起退堂鼓。在坚持与放弃的两难抉择中,陈健齐最终决定试一试。“不知道选哪个型号,也查不到相关的文献,就把市面上能买到的型号都买回来试一试。”功夫不负有心人,历时月余,她终于看到了实验现象,有效验证了光电效应的四个基本规律,最终在第十三届“格致杯”物理师范生教学技能展示与交流活动——物理自制教具展评活动中荣获二等奖。这一成绩并未让她停止脚步,第二年她咬紧牙关,不断改进教具,斩获第十四届“格致杯”物理自制教具展评活动一等奖。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大一的她在参加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时,由于经验不足,遗憾落选;大二学年,她细心打磨课题《霍尔效应》,通过阅读大量文献,梳理出最满意的研究思路,最终获得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A类赛事国家级一等奖。在师范生技能赛中,从安徽省高校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一等奖,到长三角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二等奖,再到“格致杯”物理教学比赛国赛一等奖,陈健齐逐渐进步,以赛代练,步履不停,在各类技能赛场上不断超越自我。

稳步前进,她在边赛边学中满载而归

物理师范生技能比赛的考核涵盖教学设计、课件制作、说课讲课、板书撰写、语言表达、自制教具等多个环节,陈健齐有条不紊,精心准备教学设计及PPT,认真思考如何上好一堂物理课。在光电效应课程中,她列举太阳能电池利用光电效应将太阳光转化为电能的例子,从生活实际巧妙导入课程。课程中,她常能把握重难点,注重教学细节。谈及赛时表现,她笑说:“我最满意的是我的教学逻辑,我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换位思考,梳理出适合学生的教学思路,使课程内容环环相扣。”

前进的道路并不孤独,学院老师观摩她的模拟教学,提出改进意见,激发她最大限度地展现出教学能力。“是老师的鼓励和支持帮助我重新找到正确方向,让我坚持下去。”在老师的鼓励下,她更加确信,比赛不只有获奖才是英雄,以赛促学、以赛促练,提升自己的能力才是更深层次的意义。

积极参加赛事屡次获奖的同时,陈健齐的专业成绩也不曾落后。她从未因为繁忙的赛事耽误专业课学习,她坚信专业能力是一切的基础,需要长期持续的精力投入。“如果某个时间段内专业学习的压力较大,我会适当减少比赛活动的投入,反之亦然。”她合理规划学习和备赛时间,制定每日计划,帮助自己保持定力。凭借合理的时间规划和日复一日的勤奋,她的学年平均绩点为4.1,总加权平均分达93.99分,并以专业第一的成绩推免至华东师范大学攻读博士研究生。一路走来,凭借良好的心态和勤思敏学的品质,她在一次次比赛中提升各项能力,在一次次学习中扩展专业素养。

精益求精,她在科研压力中保持定力

在学习与竞赛之余,怀着对物理科研的强烈兴趣,陈健齐还踊跃参加各项科研项目。她是安徽师大 CUPT 华东赛《震荡的螺丝》核心成员,负责螺丝运动实验;她是学校优培论文项目的负责人,撰写两篇实用新型专利;她还在科研课题《橙汁为什么能发电?》中,负责试验仪器的改进,使实验现象更加明显……

科研需要专业知识与技能的积累,更需要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强大的定力。参与物电学院原分计算的项目时,初次接触的陈健齐尚不熟练。面对压力,她稳住心态,不断验证和调整,修正计算结果,经过多次尝试,成功完成分子构建与计算。回忆起这段经历,她最大的感慨是:“科研容不下一点马虎,需要静下心来钻研。”

科研过程充满艰辛,陈健齐却越战越勇,逐渐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她注意到,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中学课本上有关磁感应强度探究的实验教具存在导线偏转角度不稳定不明显、电流方向与磁场方向固定、实验成本高、学生缺乏自主探索性等问题,以此为出发点,她思考:如何改进传统教具,制作出实用且美观的低成本教学用具呢?怀着疑问,陈健齐查阅大量文献。她挑选试验多个教具元件,不断调整参数,控制开销成本,最终设计出自制磁感应强度探究仪,“学生可以通过这个探究仪改变物理量,探究安培定律,充分理解磁感应强度的定义”。随后,陈健齐根据自行制作的磁感应强度探究仪和光电效应探究仪,撰写申请了两份实用新型专利。众多实验操作的经验累积下,她对科研有了深刻体悟:“科研这条路是艰难的 ,需要一颗不轻易言弃的‘强心脏’,去坐科研的‘冷板凳’。”

经过多次专业知识相关比赛的考验,陈健齐实现了竞赛、学业与科研三丰收。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2021级物理学专业辅导员曹阳称赞道:“陈健齐同学勤奋刻苦的学习态度令人钦佩,优异的成绩是她努力的最好证明。在科研竞赛中,她勇于探索,展现出扎实的专业素养和创新精神。她是全面发展的优秀大学生,我坚信,在未来她能在更广阔的天地中展翅翱翔,不断攀登人生新高峰。”如今,她已保研至华东师范大学。作为物理师范生和科研爱好者,她以自身经验为学弟学妹们加油鼓劲:“在专业学习方面,将大目标分解为小目标逐步完成,要多与老师同学交流学习;在参赛方面,要勇于尝试,把握锻炼机会,不怕失败,即使没获奖,也能收获很多。”

“实事求是,勤奋踏实。”在竞赛、学业、科研的赛道上,这位自强不息的师大学子,仍在不断加速,向着更高的山峰继续冲刺。

(采写/杨越纪 陈安妮 杨黎 李家榕)

赭山校区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北京中路2号

邮编:241000

花津校区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九华南路189号

邮编:241002     电话:(0553)5910027

天门山校区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九华北路171号

邮编:241008

教育基金会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北京中路2号

邮编:24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