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大要闻

【榜样师大人】朱志荣:向世界传播中国美学声音

  • 时间:2024-09-23
  • 来源:党委宣传部
  • 作者:大学生记者团 李家榕
  • 点击量:
预审 审核

9月14日,我校2024级新生开学典礼在花津校区北体育馆隆重举行。我校1983届中文系校友、华东师范大学美学与艺术理论研究中心主任、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朱志荣应邀作为校友代表致辞。其间,我校大学生记者团记者对朱志荣校友进行了专访。

回望求学之路:师恩泽厚,行稳致远

“很激动、很荣幸能有机会参加母校2024年新生开学典礼,见证各位同学成为安徽师范大学的一员。”作为校友代表回到母校祝福新同学,朱志荣的内心既感到荣耀,又感到忐忑不安。“我希望把这份心情化作我今后继续努力和各位新生共同成长的动力。”面对初入学的新生们,回首在师大的求学旅程,朱志荣感慨颇深。

1979年,朱志荣与同学们唱着《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的流行歌曲,走进了师大校园。“我在安徽师范大学孕育了自己的人生理想,先后度过了本科和硕士研究生阶段,并且在此任教两年。这段经历为我日后的学术事业和教学工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回望过去,朱志荣十分感恩师大浓厚的学术氛围和良好的学习环境。当年,老师们住在校园里,学生们会经常到教工宿舍区去拜访老师、请教问题,有时晚饭后还会与老师一边散步一边讨论。“中文系的祖保泉先生老当益壮、勤奋治学,是师生们的楷模;王明居教授和汪裕雄教授都把学术看得和生命一样重要,极其勤奋。我们的师生关系像亲人、像家人一样。‘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我们对他们很尊敬,他们对我们也很爱护。他们把走过的历程、吸取的教训都传授给我们,这对我们的成长是非常有帮助的。”朱志荣深情地回忆道。

受到恩师言传身教的影响,学生们也具有踏实努力的苦干精神。“当年学校专门开了一间通宵教室。虽然我们今天并不提倡通宵达旦,讲究劳逸结合,但是当年在通宵教室里度过一个个不眠之夜的同学们,对他们经历的拼搏岁月,一定是无怨无悔的。”当年的这些场景,朱志荣至今回忆起来,都倍感温馨。正是这样的勤奋努力,为他打下了坚实深厚的知识基础,朱志荣同届的许多同学在不同行业也都卓有成就。“我的梦想是在师大起步的,此后的几十年间我也在不断践行这些执着、坚持的美好品质。”师大优秀的传统、踏实的学风和老师们的敬业精神,是每一位学生行稳致远的有力保障。

矢志专业报国:传播美学,行路不止

“安徽师范大学是学术的殿堂,更是人才培养的重镇。”作为一名师大的校友,朱志荣始终传承并践行“厚德、重教、博学、笃行”的校训精神,长期致力于中国古代美学研究,力图推进中国美学走向世界,推动世界美学的多元一体。

美学学科源自西方,我们所要做的工作主要是借鉴西方、继承传统和面向当下。朱志荣与美学的结缘,一方面得力于导师们的研究方向,另一方面也出自个人兴趣与社会责任感。大二上学期,朱志荣完成了《论〈孔雀东南飞〉的悲剧性》一文,王明居教授对其大加赞赏并笑称他是“小美学家”,让他在当时获得了极大的鼓舞。朱志荣动情道:“我在师大读研和任教期间,有意识地写出了一系列论文,在一些权威期刊和核心期刊上发表,它们构成了我的第一本学术著作《中国艺术哲学》的主要内容。这本书从构思到写作,离不开师大老师们的鼓励和支持。”与此同时,老师们对待学术的态度也深深影响着他——做学问不是赶潮流,不是过眼云烟,而是为了奋斗的目标和心中的梦想,超越功利心地去做学术。自由广阔的学习环境给足了朱志荣成长的空间,扎实的专业知识与严谨的治学态度不仅见证了他代表性著作的成长,更为后面的学术生涯筑牢了基础。

多年来,朱志荣在中国古代美学艺术思想的研究中,借鉴国外特别是西方艺术哲学,对中国传统的艺术哲学进行建构与阐释,并把它们呈现给国际学术界。“因为它们不仅是中国的优秀文化遗产,也属于整个世界。我们在继承中国美学思想传统的基础上,努力使世界美学包含中国的独特贡献,成为多元一体的美学。我认为这是非常有意义的工作。”继承传统,立足现实,与世界接轨。这份使命感让他真正认识到人生的价值,也支撑着他数十年如一日地醉心于美学的世界里。

截至目前,朱志荣的学术著作已被译成英文、德文、俄文、法文和韩文等多个语种,在业内产生一定影响。在世界领域传播中国美学声音,介绍中国美学传统,从学习西方到交流互鉴,这是一代代美学人向前努力的结果。“我希望我们的学术成果能走向世界,能与世界交流;我期待这些著作也将会在国际学术界产生一些影响。”朱志荣表达了对美学发展的美好展望。

殷殷寄语含真情:专注学业,相信自己

回顾过往之路,作为从师大走出的学子,朱志荣向同学们提出三点建议,首先就是打好基础。“现在很多同学有一个误解:认为中学是学习基础知识,大学是培养能力,但其实培养能力与学习基础知识是不冲突、不矛盾的。”在他看来,牢固的基础知识是能力的培养和提高的前提,也是一切创造的前提,一定不能把基础知识的学习与能力的培养和创造性思维的训练对立起来。他建议师大学子从本科开始尝试阅读专业名著并进行写作;不要害怕读不懂,关键在于多读几遍,多请教前辈或者寻找一些导读性的文献。“学业是我们的根本,我们需要满腔热情、勤奋努力地对待学业。”

同学中的学习风气同样是至关重要的,朱志荣认为同学间需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我在学生时代的时候经常互相切磋。我和李祥林同学在同一个宿舍,我每次论文完成后会请他提出建议,他都给予中肯的意见,提供一些文献线索。”得益于良好的学习风气与学习氛围,师大学子在各行各业都做出了非凡的成绩。他叮嘱新一代师大学子也要牢记与同学互相勉励,互相帮助,一起走过青春岁月。

“好事多磨”是朱志荣对师大学子的深情嘱托。他表示,每个人都是从不会走路到学会走路,关键在于是否拥有面对挫折的勇气。“一代宗师梅兰芳在最开始学徒的时候也被说成‘老天爷不赏饭’,所以我们要不怕试错,相信自己。失败是成功之母,失败得越多那就意味着摸索得更仔细,可以打下更扎实的基础。”师大学子只有坚持下来,永不言弃地朝着目标努力,才能在人生路上走得更稳、更远、更加精彩纷呈。

“只要我们专心于学业,不虚度年华,掌握知识,培养能力,为未来的事业和人生奠定扎实的基础,就一定会拥有灿烂而美好的明天。”这是朱志荣对新生的真诚祝福与殷切期盼。安徽师范大学是各位新生的新起点,也是每位师大人梦想腾飞的地方。“我相信,各位同学将不虚此行,从这里走向光明的未来!”朱志荣在2024级新生开学典礼上对新生给予了积极的鼓励。(采访/李家榕 邹晓嘉)

赭山校区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北京中路2号

邮编:241000

花津校区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九华南路189号

邮编:241002     电话:(0553)5910027

天门山校区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九华北路171号

邮编:241008

教育基金会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北京中路2号

邮编:24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