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大要闻

【榜样师大人】冯友宏:科教融合俯首育人,产学赋能砥志砺行

  • 时间:2024-11-01
  • 来源:党委宣传部
  • 作者:大学生记者团 阿秀奕
  • 点击量:
预审 审核

于科研路,硕果累累,他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10余项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并在通信领域顶刊IEEE (trans)等期刊上发表SCI论文2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于育人路,桃李芬芳,他指导的本科生和研究生竞赛队伍累计获得国家级、省市级奖励40余项。其中,“智慧路灯”项目获第十八届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科技发明类国家级二等奖;所指导的研究生发表SCI、EI论文多篇、申请发明专利10多项。他还入选了安徽省高校高端人才引育行动青年拔尖人才。他就是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教授冯友宏。

“通”往“信”路,脚步生花

高速率、大容量是通信技术发展的基础方向,安全、可靠是网络时代对通信的更高要求。“金融、军事等领域的关键信息如何防止被窃听?无人驾驶的汽车如何保证指令准确传输?随着智能终端的增多,无线电频谱资源的减少,如何采用新技术来支持大规模的通信?”冯友宏化抽象为现实,用通俗易懂的话语阐释着通信技术发展的趋势。

“通信不只是通话”,汽车电子、智慧交通等国家重要的行业,无一不需要“通信人”。“通信不仅是信息传递的桥梁,也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关键力量。”冯友宏在攻读电子信息工程本科时,便被通信的独特魅力所吸引,带着对“如何在复杂的电子环境中实现稳定、高效的信息传输”的思考,冯友宏选择在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领域钻研,从此在通信研究的道路上深耕不辍、行稳致远。

“读博期间,师大给了我宽松的环境。”师大任职期间,冯友宏前往南京邮电大学攻读博士,在信号与信息处理领域汲取养分。谈及那段时光,冯友宏对师大充满感激:“虽然是在职读博,但是学校学院给了我各方面的支持,使我可以专注于学术研究,没有后顾之忧。”整个博士生涯中,冯友宏对博导杨震教授印象深刻:“他亲临一线的科研作风、实事求是的治学思想、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德高望重的人品都深深影响了我。”在博导杨震的影响下,冯友宏坚持“产、学、研”相结合,将自我融入通信技术创新,将科学研究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深耕科研沃土为授课、指导学生竞赛提供丰厚养分。他主持的“慢阻肺医疗管理平台”项目成功与中医院签约并投入使用,实际提升了患者居家诊疗效果;目前在研的“基于多源数据关联融合的智慧交通数字化研究”和“面向非理想CSI的智能反射面协同NOMA传输关键技术研究”追寻着通信与信号处理技术的前沿方向,力图解决移动通信对高质量高可靠大容量安全通信的需求。在扎根科研的18年中,冯友宏始终以国家和社会的需求为驱动力,真正做到把研究成果服务于国家战略、社会需求,与国同行。

擎灯引路,实践育人

“团队在系统设计硬件和管理软件上对传统路灯进行了创新,其中硬件上的远距离直流传输、分离式灯珠和电源等是我们的首创专利。”指导学生在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科技发明类中获国家级二等奖的冯友宏谈及该项目成果时说道:“经过安徽省智能照明委员会测试,我们的智慧路灯项目能比传统路灯节能20%-30%!”

智慧路灯助力节能低碳,学科竞赛增长知识才干。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全国智能车竞赛……他以赛育人,注重将专业知识运用于实际。同时,他将科研与教学融合,带领学生走在通信技术发展的最前沿,为同学们的未来路擎起明灯。

“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能力的培养和个性的发展,竞赛就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工科专业竞赛对学生有多方面的要求,以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举例,该比赛需要有硬件设计与代码编写等队员相互配合才能完成作品。协作凝聚力量,坚持更续动能。电子设计大赛的准备周期有半年之久,“这不是通过比赛前几天刻苦攻关就能获奖的比赛,若是恒心不够,中途有太多容易放弃的地方。”甚至比赛进行到最后,还可能因为一些小失误导致这些努力功亏一篑,冯友宏多次鼓励学生:“一个最终能获奖的队伍,团队合作、细心谨慎、基础扎实、耐心恒心缺一不可。”

学生们在实践的过程中懂得合作、懂得坚持、懂得钻研,是冯友宏最希望看到的。他以斗志昂扬的激情与学生共奋进,“泡实验室、超长时间工作”是常有的事。“我的角色就是引导学生,提供必要的支持。”他指导学生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中屡获佳绩,斩获省级以上奖励五十多项,“这些经历不仅对学生们成长有重要意义,也是我作为指导教师最珍贵的回忆。”

在实践阵地上,冯友宏带领学生攻破一道道难关;在育人课堂中,他将科研成果融入教学,使抽象理论转化为实际,能被学生所吸收。“冯老师的生动讲解和实际操作指导使我对理论知识有了更深的理解。他耐心细致地回答每一个问题,并提供了很多实用的技巧,让我们在动手操作中提升了能力。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冯老师在课堂上的组织和管理能力,使得整个课堂氛围既活泼又有序,大家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到了很多宝贵的知识和技能。”2019级通信专业学生汝佳冉这样评价道。

将实际科研项目作为案例,探讨背后的理论知识和研究方法;将科研实验引入教学实践,使学生切身体验科研过程,冯友宏在教学中不断创新,在科研中不断成长,使更多的通信专业本科生真正了解通信、学会通信、投身通信。

躬耕为事,以德化人

“作为一名科研人,我们一定要想着让自己的所学能够造福社会、造福百姓。”身兼通信专业负责人与党支部书记双重身份的冯友宏格外看重个人对社会的价值,切实将教学、科研落地在国家需要之处,推动通信专业更优更好发展。

“大一暑假时,冯老师便推荐我参与了义务家电维修志愿服务活动,我非常开心自己的专业所学在实践运用过程中还能帮助别人。”2020级通信专业的吴佳怡回忆道。课堂外,冯友宏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类社会实践,将专业所学与志愿服务有机结合,数十年来,“社区科技站”家电义务维修、“金苹果”科普宣讲等各类志愿活动都有他和学生们的身影。课堂内,冯友宏的课程思政教育“润物细无声”,“在移动通信发展前期,我国几乎没有发言权,但是到第三代,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TD-SCDMA被国际电信联盟ITU正式列为第三代移动通信国际标准之一;尤其在第五代和第六代,以华为为代表的信息科技已经跻身国际科技前沿。”在冯友宏的言传身教下,学生们也将社会责任铭记于心:“在智慧路灯项目中,他们不仅关注技术的先进性,还考虑到城乡差异性因素,在设计和实施过程中注重节能环保和方便居民出行的需求。”培养出有热爱、有能力、有创新、有社会责任感的真人才,是冯友宏一直以来的教学目标。

“课上冯老师有些严肃,总是能把复杂的道理讲得通俗易懂。但课下作为辅导员的他风趣幽默又温暖,和我们聊天时经常分享他的‘趣事’和经历来现身说法,是我们成长路上的好老师。”现工作于同济大学的师大2013届通信倪张凯这样评价冯友宏。曾经的辅导员经历使冯友宏与学生们始终保持着“亦师亦友”的关系,他时刻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积极与学生谈心对话,缓解心理压力。作为专业负责人,他关注学科教学质量,以学校的“大学生护航计划”为工作指南,积极跟进学生学习情况,在考研时期积极辅导本科生专业课知识,传授复试面试经验;在毕业季主动联系企业,缓解学生就业压力,急同学所急,想同学所想。在冯友宏的推动下,通信专业良好的学风、积极竞赛的钻研精神带动了就业率和研究生录取率“一届更比一届高”:多名本科生成功推免至东南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知名高校,2024年通信工程专业研究生达线率为63%,通信工程专业多年来平均就业率高达95%。“我们去一些学校和企业交流的时候,他们对师大过去的学生综合素养评价都很高。”冯友宏对此十分欣慰。

“希望师大学子能传承优良学风,以师大精神为指引,做国家的栋梁之才。”回首过往,眺望未来,冯友宏始终躬耕育人,深钻科研,以身为范,走在师大学科建设和孜孜育人的路上,为智慧城市发展和通信前沿技术革新贡献力量。

赭山校区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北京中路2号

邮编:241000

花津校区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九华南路189号

邮编:241002     电话:(0553)5910027

天门山校区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九华北路171号

邮编:241008

教育基金会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北京中路2号

邮编:24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