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大要闻

【评建进行时】数学与统计学院:探数学奥秘,铸时代英才

  • 时间:2024-11-01
  • 来源:评建办 宣传部
  • 作者:数统学院
  • 点击量:
预审 审核

安徽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源于省立安徽大学数学系,创建于1929年9月。学院现有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统计学2个本科专业(皆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拥有数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数学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数学、统计学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学科教学(数学)、应用统计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拥有基础数学、应用数学2个省级重点学科,1个省级特色专业,1个省一流(品牌)专业建设项目,1个省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项目,1个省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建设项目,1个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基地项目。

现有全日制本科生1734人,全日制研究生308人,博士研究生4人,已形成多规格、多层次的办学格局。95年来,学院形成了“严谨、质朴、务实、求真”的办学风格,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毕业生,许多校友成为教学、科研、管理骨干,毕业生中有1位全国先进工作者,1位全国模范教师,1位苏步青数学教育奖一等奖获得者,20位重点中学校长,9位中学正高级教师,以及2位中国工程院院士,2位欧洲科学院院士,1位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1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位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 2位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近年来,学院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通过不断强化师资建设,优化培养机制,创新育人方式,逐步凝练出了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三步走”策略,形成了培养高质量学术人才的有效途径。

强化师资建设,提升教学质量

数学与统计学院现有在职教职工102人,其中专任教师96人,教授20人,辅助系列正高1人,副教授32人,博士69人,具有国(境)外学术经历者33人。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4人,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1人,省教学名师4人,霍英东青年教师奖获得者2人,省教坛新秀5人,青年皖江学者1人,省“青年拔尖人才青年学者”1人,安徽省青年数学奖获得者3人;作为第一单位获安徽省自然科学奖三等奖3项。

学院不断加强师德教育宣传,完善师德考核与评价机制,多层次、多样化地进行师德师风教育,规范职业行为,严格执行《安徽师范大学教师师德失范行为处理实施细则(试行)》,引导广大教师争做“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积极落实“青蓝工程”,通过老中青结合,发挥“传帮带”作用,提升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教师科研活动整体呈逐年活跃的发展态势,学科学术影响力不断提升。2021年以来,学院作为第一单位获批国家自科基金面上项目5项、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4项,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2项,安徽省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项目1项、优秀青年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项,其他省部级项目9项,纵向科研经费达到1043.4万元。在国内外重要期刊上累计发表学术论文254篇。

专业教师在教学中注重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教学研究投入不断加大。“十四五”以来,学院积极开展本科质量工程建设与教学改革,获批省级质量工程项目20项,其中重大项目1项、重点项目3项;作为第一单位获安徽省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二等奖1项;出版教材3部,1人获安徽省第六届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理科组二等奖,1人获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第一名)。

优化培养机制,创新育人方式

三全育人:五育并举培养人才

高校是育人主战场。为贯彻落实为党和国家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教育目标,数学与统计学院依据教育部专业认证的OBE理念,以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术型人才为目标。

围绕国家战略培养时代新人需要,建立健全组织领导体系,充分发挥院党委的政治领导核心作用,将党支部建在教学系(部)上,引导全体教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忠诚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担当。

学院不断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充分发挥课程育人功能。以省级教学名师、学科带头人等领衔的专业教师团队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立足课程知识体系,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合理融入课程教学,实现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有机统一。

通过丰富多彩的党课教育活动,强化政治引领,筑牢思想根基,提升学生服务意识,夯实理想信念思想基础。

多途径共同发力,狠抓学风建设。发挥教师专业特长,通过专家讲座、 “数”苗计划、“青春导航”等系列讲座引领学生专业发展,通过全面实施晚辅导制度、学院课堂巡视督导等形式提升教学质量,通过 “手拉手”朋辈学业辅导先锋队,实现学困生一对一结对帮扶。

创新引领:内外贯通提升人才学术素养

人才培养目标,对接社会需求、体现产出导向。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遵循“师德为先、学生为本、能力为重、终身学习”的培养理念,坚持学术性与师范性并重,坚持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培养能胜任中学数学教学、教研、科研和管理的复合型人才;统计学专业坚持“以生为本、学为中心”的培养理念,实施“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重创新”的培养模式,注重专业教育与实践应用,培养具备理论研究、应用开发以及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求的统计学专门人才。注重用人单位、毕业生、基础教育部门等利益相关方的意见反馈,通过实地调研、问卷调查、在校师生访谈、教育专家论证会等及时修订培养目标、毕业要求和课程体系,持续开展培养方案合理性评价,推进“反向设计、正向施工”的培养举措,体现产出导向理念。通过课程教学团队活动和竞赛指导,提升学生科学探索和开拓创新意识。实施基础教育振兴计划,开设暑期小学期,邀请一线中学名师授课,提升教学技能,助力金牌师范生目标达成。

强化理论基础,完善实践教学。凸显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核心地位,根据专业认证和专业评估的要求,修订了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教学大纲,持续改进教学方法及创新教学模式,提升教学质量。教师严格执行《数学与统计学院课堂教学质量标准》,坚持“以学生为中心”,部分课程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通过微信、学习通等平台拓宽学习渠道。加强教材选用管理,坚持适用、优质、更新原则,鼓励教师出版适合专业学情的教材和教辅,支持建设课程线上资源。

健全实践教学体系,推进“双导师”协同育人机制,重视过程监管,细化毕业论文(设计)管理体系,制定毕业论文工作细则,实施全员答辩制。

完善学科竞赛培训选拔机制,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不断完善学科赛事指导模式,完善数学建模训练营、大学生数学竞赛等赛事培训方式,强化师范技能培养,助力强师战略。结合学校基础教学振兴计划,培养具有卓越课堂教学水平的“金牌师范生”。

不断总结反思,持续更新资源建设。学院遵循“保证质量、重点建设、注重实效”的建设原则,将一流课程建设作为提高本科教育质量的重要支撑,基于网络平台,加强课外资源的延伸与拓展,将教学方法改革与育人环节相结合,开展项目式学习,将本科生毕业论文与学科竞赛内容相融合,引导学生关注专业特点,培养反思发展能力;鼓励教师积极将学科前沿成果引入本科教学,更新教学内容,并积极推动教师将科研成果应用于教材编写。除了编写教材,还鼓励教师编写辅助材料,以促使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

狠抓质量管理、健全保障机制

在学校教学督导的基础上,学院成立了以教学委员会、督导组、关工委等为核心的二级督导组织,帮扶青年教师提高本科教学水平,传承优秀教学方法。定期组织教师进行教学竞赛促进教学活动,对网上评教后5%的教师进行谈话,并监督其整改效果。

在学校政策范围内,学院进一步制定了本教职工考核工作办法,规范了教授、副教授为本科生上课、教学事故认定与处理等一系列制度,对在本科教学、科学研究、学科竞赛、学生管理、工会活动等方面做出优异成绩的个人予以表彰。定期召开教学工作会议,听取对教学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在学院逐步形成了全员参与人才培养过程的质量监督机制。

育人成效突出,典型榜样层出

党的领导坚强有力、铸魂育人成果突出

数学与统计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本科生第二党支部获批第三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建设单位并于2024年通过验收,统计系教工党支部获批安徽省高校样板党支部培育建设单位、首批校级‘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辅导员毕昌喜老师获2024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高校辅导员研究)立项。“四叶草”学生工作品牌活动,获第五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银奖、安徽省第五届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安徽省首届十佳公益项目。

创新成果持续涌现,学术视野稳定进步

近年来专业升学率30%以上,部分学生进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南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攻读硕士学位。立足学科特点,定期组织学生参加数学竞赛、建模竞赛、市调大赛和师范生技能竞赛等各类赛事。近三年,学生共获得A、B类学科竞赛国家级奖项65项、省级493项。

近三年,有60余名学生线上参加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并获奖,其中获得国际级及国家级奖项20余人;共有13名学生毕业后选择出国出境深造,选派2名学生赴台湾师范大学进行为期一年的交流学习。

邀请国内外专家来校讲学,密切加强与境外知名高校学术交流,联合开展学术活动,积极开展科研合作,为学生参加境外学术交流创造良好条件,培养学生国际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近三年,有10余名同学参与项目研究,本科生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公开发行期刊发表的论文数量18篇,其中在国际期刊发表学术论文8篇。

报考生源充足、毕业生发展潜力足

近三年,数学与应用数学一志愿报录比为2.771:1, 最低录取分数线高于一本录取分数线平均分为76 分;统计学专业本科生2021年至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高于一本录取分数线平均为66分,且生源逐年向好。

学生就业适应能力强,近三年来,学院应届本科生就业率都稳定在92%以上,部分学生进入省级示范高中等地区重点中学工作,毕业生质量受社会好评。

秀毕业生不断涌现,典型案例激励人心

近五年来,优秀学子不断出现,如2019届毕业生朱世奇获得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2020届毕业生陈雪获得“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称号,2021届毕业生朱广瑞获得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决赛一等奖,2022届毕业生杨晗璐获得全国大学生市场调查大赛一等奖的,2023届毕业生陈曦获得“田家炳”杯全国师范生技能大赛一等奖第一名,2021统计学郝海群当选校学生会主席团成员,获评校“十佳青年志愿者”,2021级陈锦功在人工智能领域顶级会议CVPR发表论文等。

赭山校区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北京中路2号

邮编:241000

花津校区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九华南路189号

邮编:241002     电话:(0553)5910027

天门山校区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九华北路171号

邮编:241008

教育基金会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北京中路2号

邮编:24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