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高冷开朗情绪不外露,但内心狂热又易玻璃心,向往自由,但安于宁静,喜欢去追,乐于去梦,愿意走在每一个变更好的路上。”在与江宁宁接触的过程中,一个非常清楚自己要什么,并会坚定的去做的形象深深的印刻在我的心中。就是这样一个努力、坚定、不屈服的爱笑姑娘,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在校第43届运动会女子铁饼比赛中以26.20米的成绩打破记录,比第二名高出4米,随后再次以8.80米破记录的水平获得铅球冠军。同时代表学校参加了安徽省第13届运动会高校部田径比赛,并在女子铅球和铁饼比赛中,均荣获全省第五名的优异成绩。她,就是经管学院2012级会计学专业学生江宁宁。
以赤子之心开垦运动之路
生活最大的惊喜可能就在于你永远不知道下一秒你会身处何处。对于拥有一米七八的个子的女生来说,运动好像就成了一种先天优势,虽然之前她并没有想过要进校队,更没想过会和铅球与铁饼产生这么大的联系,直到大一参加了运动会,直到加入校队,直到打破记录,她才真正意识到:自己如此热爱着运动,热爱着在场下的努力训练,热爱着场上的不断创造记录,这是一条属于她的路,走在这条路上,她是踏实的,充实的,欣喜的,平和的。然而,每一次的飞翔,背后无数次的跌倒也是别人所看不到的。
作为班级的团支书、小组长,班级和团委的事务往往很繁杂,事无巨细的都要参与管理,加上会计专业的课程紧张,在这种情况下,铁饼、铅球和篮球的日常训练就已经是挤着时间去的了,要是碰到什么运动会、篮球赛等比赛时,提前一两个月就要开始进行强化训练,在那种时候往往像是“赶场子”一样,时间被安排的很紧凑,吃饭都要卡着时间,最后都已经不用去看表,几分钟可以吃完,几分钟可以到训练场,这些都已经在潜意识里成型了,面对这种快节奏的生活,她自己经常会开玩笑说“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挤挤总会有的”,然后继续跑向操场,留下一个洒脱的背影,扬长而去。
相比女排精神的振奋人心,她的故事也许趋于平淡,更多则是寻常人家的不寻常感动。从大一第一次参加运动会获得第八名开始,她的运动道路走的并不是很顺畅,虽有身体上的优势,但20岁才开始接受正规运动训练,并且每日与专业选手竞争着,铁饼、铅球,一次次的扔着,劳累、伤痛,一次次的忍着。提起、旋转、扔,提起、旋转、扔……无数次的无数次,枯燥已经成为最低的感受,因为你要花太多感受在疼痛上了。她说特别是刚开始训练的时候,第二天起来半边身体都不能动,下个楼梯感觉使出了浑身的力气,那个时候真的会痛到哭,也无数次想过要放弃,但还是庆幸自己坚持下来了,不忘初心的勇敢前行了好多步。她说那段训练时光对她很重要,痛苦有痛苦的重要,快乐有快乐的重要,留校训练的那群队友教会她很多东西,那种友谊也很纯粹,没带任何功利,现在很多坚持下去的精神很大程度都是训练带给她的,这些东西其实比破纪录更让她觉得骄傲。
她不是一个只在运动上破纪录的女孩
因为大个子,因为铅球,因为铁饼,因为篮球,她总是跟拼搏、勇敢、甚至“女汉子”联系在一起,她说她是不喜欢这个形容的,也不赞同,前者的不喜欢可能更多的是出于自己小女生的一面,她觉得现在每天会高呼自己多么多么“女汉子”的女生,肯定是外表娇小的形式,她们的高呼也只是高呼而已,而像自己这样的,被认为是“女汉子”才真是女汉子了,可是个子再高的女生还是女生;后者的不赞成则是一种生活态度,她说她从来就不会在别人的定义下生活,那种每人定一条的框框条条早就被她给拆解了,所以选择辅修法学、考会从,考公务员时失败三次终于上岸,大学各类与自己职业方向相近的证书该考的都考了,专业书不甘局限,一本本的英文原版专业书慢慢得被自己给“啃”下来。她说她特别喜欢一句话:你不逼自己永远不知道自己有多优秀。所以她一直在“逼”自己,“逼”自己从零技巧的运动到破纪录,“逼”自己将一团糟的时间梳理的井井有条,“逼”自己成为可以理直气壮的直视梦想的人,这一切的紧逼,终于促使她拥有了在未来不会被任何事紧逼的自信。
她总说,铅球、铁饼、校队都是阴差阳错,可殊不知,这些阴差阳错原来都是上天最好的安排,有些机缘巧合可能就是命中注定,注定她的大学有了运动的陪伴,注定她会不断努力,一步步的打破记录。尽管现在她已很少碰这些项目了,队友们也开始四散着去追寻各自的理想,但这一段辛苦训练的时光却仍然停驻在她的脑海深处,年轻依旧。她,就是这样一个有梦就去追,有路就去闯的女孩——江宁宁。(经管学院 吕洋 纪倩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