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大要闻

【人物师大】刘学锴:鸿儒硕学,无乏于时

  • 时间:2020-12-21
  • 来源:
  • 作者:
  • 点击量:
预审 审核

12月16日上午,由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安徽师范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文学院、出版社联合举办的《刘学锴文集》首发式暨座谈会在花津校区学术报告厅举行。相关研究领域的著名专家学者及我校领导老师汇聚一堂,分别以线上线下的方式参加了座谈会。

虽然刚进行了两个多小时的座谈,但刘学锴先生精神仍然很好,在座谈会结束后欣然应邀,接受了校大学生记者团采编中心记者的专访,与师大学子亲切交流,深入对话。

“我的文学启蒙可以说是几本小书

接受学生记者采访的刘学锴先生侃侃而谈,中气十足,如此健康的身体显然与他的心态息息相关。在座谈会上,刘学锴先生笑谈自己喜欢做饭,也喜欢看谍战片。说自己既不偷懒也不拼命,量力量才,不眼高手低,为无所事事找借口,但也不会因为繁杂的学术研究打乱生活节奏。正是这不紧不慢的生活状态和充满烟火气的生活氛围,让刘学锴先生可以保持着旺盛的精力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田地上不断耕耘。

在采访中,刘学锴先生更是神采奕奕地回忆起了自己儿童时期的故事——大雪后的夜晚,一个约莫五六岁的孩童正坐在他二叔的膝盖上。叔叔念着白居易的《夜雪》,而小侄子也跟着吟了起来:“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一册的高中古文课本,一本言文对译的《唐诗三百首》和一些借来的半文半白的杂书,这些就是刘学锴先生的文学启蒙。虽不出身于书香门第,但冥冥之中,很早就接受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熏陶的刘学锴先生,再加之个人的兴趣,漫漫学术研究之路也由此启航。

“做研究要高标准、低姿态”

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华书局编审程毅中先生在谈到刘学锴先生的治学理念时说道:“一开始就提出好高鹜远的目标,往往会流为空谈。不如集中力量攻其一点。”刘学锴先生将一生中的绝大多数时间都留给了唐诗,留给了温庭筠,留给了李商隐。

作为“国内研究李商隐第一人”,刘学锴先生以一人之力,成一家之言,让世人对于李商隐这一位本存有颇多疑问和争议的人物,有了更系统而深入的认识。刘学锴先生认为,李商隐的诗歌意象,诗歌风格和个人经历就像一座富矿吸引着他,等待着他去深究、去发掘。《李商隐诗歌集解》、《李商隐诗选》、《李商隐传论》等一部部著作也诠释了刘学锴先生“择一事,终一生”的学者大家精神。

在治学方法方面,刘学锴先生善于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眺望远方,“用书求广,校本求善,分析求细,按断求新”。在选诗时,刘学锴先生不仅注重其思想内容,更注重其艺术性、可读性,浓郁的诗情诗味,雅俗共赏的诗歌风格,历来受到读者的欢迎和喜爱。正如中国社科院《文学遗产》原主编陶文鹏先生在此次座谈会上的致辞中所谈到的那样:“由于刘先生具有一颗敏感敏锐的诗心,有一双善于发现各种诗的意象、意境、韵味、语言之美的慧眼,因此每一篇鉴赏文章都能发现并揭示出诗篇独具匠心的美妙、奇妙、神妙之处,作出中肯精到、细致入微的分析,并用精练、自然、生动、流畅、富于文采的语言表达出来,令人拍案叫绝。”

刘学锴先生总自视为“笨人”,认为自己“一定要下笨功夫”。认为面对数以万计的诗歌典籍,只有俯下身子慢慢研究,才能发现不一样的风景。面对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只有俯下身子,才有可能参透其中的一些道理。

我的职业是一名普通教师这是本分

“我有一个习惯,就是讲课一定要有非常完整的讲稿。”回顾这四十余年的教学生涯,刘学锴先生认为自己受老师吴组缃先生影响颇深。吴组缃先生看似随意发挥的文章讲述,实际上是对讲稿反反复复锤炼的结果。刘学锴先生因此感受到讲课确实不能糊讲,不能信口开河,更不能误人子弟,也养成了写讲稿的习惯。一堂课的内容可能要花去四五倍的时间去准备,小到一些生僻字的读音,大到诗词典故的引用,刘学锴先生都会在备课的时候反复考证和查阅,以保证课堂传授的知识是准确的、精辟的、连贯的、生动的。

同时,刘学锴先生十分看重高校的学风,他不太在意学校拥有多少硕士、博士授予点,而更倾向于一个学校有多少好老师,能培养出多少好老师。这也是为何这么多年,刘学锴先生始终扎根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坚守在教书育人第一线的重要原因之一。座谈会上,各个学术大家、名校教授、青年教师积极参与,他们或是曾受教于刘学锴先生,亦或是被先生的学术情怀、人生格调、行为处事所熏染,怀着仰慕之情而来。

甘坐“冷板凳”,终身从事一项学术研究的人是伟大的,而能将自己的研究成果毫无保留传授给自己的学生,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唐诗、喜欢唐诗,更令人钦佩。

近日,我校将刘学锴先生等身著作整体刊印成册,将其一生心血所凝聚之精华保存下来、传承下去,不仅能树立学术研究的经典范式,对今后古典文学研究取径与深化起到重要指引作用,同时希望可以激励后学,传承刘学锴先生教书育人之精神,增强文化自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文/校大学生记者团 朱梦婕、徐思凡)

赭山校区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北京中路2号

邮编:241000

花津校区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九华南路189号

邮编:241002     电话:(0553)5910027

天门山校区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九华北路171号

邮编:241008

教育基金会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北京中路2号

邮编:24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