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山下,古木青葱,充满年代感的安徽师范大学教师公寓,是很多退休教师的住处所在。跨过石阶,拾级而上,门后是房列曙老先生相迎的笑脸。身着西装的他精神矍铄、温文儒雅,给人一种老党员特有的精神气。左胸口佩戴的党徽,被老人珍视地擦得愈发闪亮。书房里摆满了书籍,地上也满是摞得整整齐齐的大堆资料。伴着窗外淅淅雨声,五十一年前的那段岁月,在老人的叙述中娓娓道来。
初戴党徽,艰苦守岛为人民
1969年,刚满十八岁的房列曙主动参军入伍,成为了保卫舟山群岛的一名新兵。在当时台海局势背景下,他所驻守的观音山作为该岛的制高点,战略位置极为重要。日间接连的军事演习和夜间突现空中的台方信号弹,让房列曙始终保持高度警惕,执行任务时随身携带两把手枪,随时准备战斗。
为了响应党中央的战略部署,房列曙所在的部队开挖防空洞,保护军备武器和当地人民。由于缺乏相关技术,坚毅的人力和如潮的热情就成了开挖山洞最有力的武器。彻夜轰鸣的发电机、空压机、全速推进的风钻、混凝土搅拌机、军人们“嘿呦嘿呦”的鼓劲...不同的声音交织着,成为那段日子独有的记忆。笑与泪的交织总是随处重演,一次次意外塌方带走了战友的生命。但丝毫没有阻止他们的脚步,活着的人会背负更多的责任坚定地前行。
“再见了!”是战友们每天早上执勤前的相互告别,道出了多少备战路上的危机四伏,饱含着多少对战友的殷殷重托,又传递出多少保卫国家、义无反顾的青春热血。
“万里千担一斤水,艰苦守岛为人民”,房列曙缓缓地展开两三张裁剪过的报纸,泛黄的纸页上竖着排列着几个大字。当年,在远离大陆的舟山群岛上,淡水是非常稀缺的资源,驻岛的军人便主动承担起为百姓挖井的任务。源源不断的淡水为百姓带来了生活的便利,如今军民井依旧喷涌,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共产党员精神,依然熠熠生辉。
党徽常在,精益求精做三“精”
“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1970年8月14日,19岁的房列曙加入中国共产党,至今已有51年的党龄,秉持“精益求精”的入党初心,他在书本和讲台上书写了一个共产党人的使命和风貌。
在学术研究上,房教授坚持写就“精品之作”。他带领团队研究撰写的专著《中国历史上人才选拔制度》获得国家社科基金研究项目优秀成果,并选入国家社科基金成果文库,“代表国家社科研究的最高水平”,获得省政府颁发的社科类著作一等奖。
《中国近现代文官》(专著),商务印书馆2016年出版,100万字,除绪论和后记外,分四编22章。获得省政府颁发的社科类著作二等奖。本书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成果,作者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主要采用“互联网+”以及多学科的研究方法,通过严谨的考证、校勘,纠正了近百条史料或数据的错误;从制度的设计和实践的层面,科学地再现了我国近现代文官制度的发展演变、基本特点及其历史经验;揭示了近现代文官制度与治乱兴衰的关系,对于建立科学的现代人事制度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专著《皖南事变一九四一》针对皖南事变中一些有争议的重大史实,做了详尽的实地考证和史料辩证,做到了全面、真实、准确,让史学研究更加接近历史本来的面貌。
在教学上,房列曙坚持打造“精品课程”。他为研究生多年开设的《中国近现代文化史》课程,已成为安徽省第一批研究生精品课程。
在为社会服务和关心下一代方面,他作“精彩报告”,获芜湖市“精彩报告荣誉证书”。疫情期间坚持在芜湖博物馆开办线上讲堂授课,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他坚持认为历史学要发挥资政育人的社会作用,学术研究要适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学术创新要以历史事实为依据,只有这样才能永葆初心,才能走得远,在实现民族复兴中继续发光发热。
党徽弥亮,寄语峥嵘新一代
“行将就火欲何求,但愿神州不变修。寄语峥嵘新一代,莫教前辈血空流。”这幅挂在房列曙书房里的书法作品,是现代著名书法家诗人张凯帆写给他的,虽略显年代,但笔迹遒劲而不失潇洒,寄托着作者对房列曙等青年一代的殷切希望。
在教学过程中,房列曙坚持“润物细无声”的教育理念,不讲空话和大道理,致力于把自己的研究体会传递给不同的受众,展现学术文化的魅力。房列曙曾实地调研过皖南事变发生的过程,采访了新四军将士夏征农,他当时就是通过化妆突围的,“是芜湖人民,安徽人民救了他。”通过对一个又一个事实真相的挖掘,更多被遗忘的红色故事开始为世人所熟知,也让人们认识到了芜湖在中国革命中的重要地位。
五十一年来,房列曙一直自觉坚持红色使命的传承,尽己所能,把自己学术研究与大众普及相结合,辨伪存真,服务社会,传承红色文化,讲好红色故事。如今,新时代的接力棒传到了新一代的青年人手中,房老师寄语祖国未来的接班人——要做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更加重视体质健康和劳动教育,以强健的体魄和先进的思想走向新的百年征程。
凤凰山下风雨小,说书人在风雨后。琴声依旧悠扬,党徽依旧闪亮。(校大学生记者团 文/徐思凡 朱梦婕 刘佳闻 摄影摄像/陈伟龙 罗诚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