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大要闻

【学党史·庆百年】学校2021年先进基层党组织风采

  • 时间:2021-06-30
  • 来源:
  • 作者:
  • 点击量:
预审 审核

文学院语言学教工党支部

文学院语言学教工党支部共有正式党员20人(高级职称16位、中级职称4位),来自汉语和汉语国际教育两个教研室。支部以“立足语言学科,弘扬中华文化”为指导思想,工作标准规范、特色显著。政治学习与专业建设交融共进。强化党员理论武装和先锋模范作用,教学团队获评省级优秀教学团队,其中省级教学名师1人,省级教坛新秀4人,1人获首届“长三角高校智慧教学大赛”一等奖,在研国家社科基金项目4项,获得省级社科奖、教学成果奖多项。支部还与科大讯飞教育部联合共建,立足人工智能开展科研立项4个;知识传授与价值引导有机统一。弘文励教传承有序,潜心育人蔚然成风,率先试点“青春引路人”工程,结对帮扶两个学生党支部,指导多名学生获评孔子学院全球先进志愿者。校领导参加该支部党史教育课程思政集体备课会给予高度评价;学术研究与社会服务并肩同行。用忠诚肩负社会责任,带头坚守抗洪救灾、脱贫攻坚、捐款扶贫、疫情防控一线,用专业服务国家地方大局,承办教育部中华经典诵写讲骨干教师培训任务、建设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调查安徽方言、建立安徽方言数字化保护库。

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教工党支部

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教工党支部在标准化建设、教科研争先、师德榜样选树、人才队伍培养等方面充分发挥了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争创“领航”支部,组织建设高质量发展。近年来,支部建设荣宥全校“领航”支部、“双带头人”支部,做到了组织生活规范、高质量开展,实现了支部党建工作和教研室重点工作的融合共进。树立师德榜样,切实提升教育教学效果。支部全体同志以立德树人统领各项工作,集体开展“丙辉漫谈”活动逾三百场,指导学生在各级类师范技能竞赛中斩获佳绩。涌现出以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先进工作者、最美思政课教师路丙辉同志为代表的多位师德榜样。发挥科研标杆引领作用,凝练教科研团队。支部发挥科研标杆王习胜教授的引领带头作用,凝练出思想咨商、学科教学、辅导员工作等特色鲜明的教科研团队,孵化了一批标志性影响成果,先后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8项,省部级项目30余项;荣获省教学成果奖特等奖、一等奖等多项奖励;发表高级别论文百余篇;主编教育部高中政治统编教材获教育部专函感谢。

法学院公共管理系教工党支部

法学院公共管理系教工党支部现有党员14名,中高级职称占比64%,博士化率71%。支部获评学校首批“党建工作样板支部”。支部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致力于将支部建设成为有理想、勇担当、善作为、创佳绩的坚强的战斗堡垒。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充分发挥“双带头人”作用。扎实推进支部标准化建设,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党日活动,创新支部学习和活动方式,构建学习型基层党组织。支部书记双带头人作用发挥突出,周仁标教授担任专业负责人和党支部书记,积极推动行政管理专业教学改革和建设,主持多项项目研究,出版教材和专著各一部,在核心期刊上发表专业学术论文数十篇,荣获校“优秀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等荣誉称号。党员立德树人形成合力,促进教学相长。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生考研率达到34%以上,就业率达到87%以上。支部涌现出校最受本科生欢迎的老师2人等先进典型。积极承办省级专业竞赛,举办大学生读书会50余场次,受益学生500余人次。服务地方社会发展,发挥智囊参谋作用。与芜湖市政法委等部门合作进行横向课题研究。助力脱贫攻坚,参与脱贫攻坚第三方评估。支部党员通力合作,已陆续出版了四辑《安徽地方治理研究报告》,积极发挥专业智库的作用。

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

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坚持健全完善组织机构,提高工作组织力,选优配强学院党建工作专兼职队伍,打破支部和学科专业建设的“两张皮”,落实专业负责人进支委、专业负责人和党支部书记双肩挑。突出理论武装,把牢政治方向。持续抓好教职工理论学习和党员经常性教育,扎实开展主题鲜明的党性教育推动学习实效化。突出主体责任,发挥战斗堡垒作用。落实“一岗双责”和民主集中制制度,坚持党政联席会议制度,班子成员带头落实党员领导干部联系基层党支部制度。围绕工作中心,取得发展性成效。学院党委获“学校党建工作标杆院系”称号,新闻与播音主持党支部获全国、全省党建工作样板支部称号,学院2个党支部被评为校级先进基层党组织,学院团委获评校“思政工作先进集体”。6名师生被评为校级“优秀共产党员”称号,1人获评校“三全育人”最美教师称号,1人获评校“三全育人”最美教育工作者称号。2名辅导员获全省高校辅导员职业技能竞赛特等奖,其中1人斩获全国高校辅导员职业技能竞赛二等奖(目前是学校在此项赛事中的最好成绩)。1名专业教师获第五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二等奖、安徽省五一劳动奖章,新闻学入选国家“双万计划”一流专业建设点,广告学和动画入选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学生获挑战杯创业大赛国家级铜奖、省级金奖,获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省级二等奖、《南风窗·调研中国》全国十强,纪实片《托拉海》获广电总局“年度优秀大学生纪实短片”。

数学与统计学院统计系教工党支部

数学与统计学院统计系教工党支部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积极构建“3334”建设模式,着力在党建融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及社会服务上下功夫,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一是建设“三好班子”,突出关键少数的引领力。现任支委2人为教授,1人为统计学一级学科硕士点点长、1位校“文津学者”,发挥了“双带头人”的示范引领作用。二是完善“三大体系”,形成齐抓共管的推动力。完善党建工作目标责任制体系、教育教学及科研工作组织保障体系、党支部工作评价监督体系。三是健全“三大机制”,增强党员队伍的战斗力。健全党员学习教育机制、管理机制和考核评价机制,党支部目前高级职称16人,安徽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2人。四是凸显“四个融合”,凸显党建引领的创造力。统计学专业2021年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统计学教学团队获评省级教学团队,支部教师获省级教学成果奖5项。安徽省“教学名师”1人,安徽省“省级教坛新秀”3人。3年来,指导学生参加国际及国家级赛事获国家级奖项27项、省级奖项152项,指导本科生获国家级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立项6项。两年多来,支部教师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95篇。

计算机与信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教工党支部

计算机与信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教工党支部扎实推进学习型、服务型和创新型党组织建设。支部先后两次荣获校“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该系教师在支部党员示范带领下,2018年6月支部所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获批校“第二届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称号。2019年被评为省级党建工作样板支部。支部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做到年初有计划、月月有安排、年底有结果的良好习惯。坚持“三会一课”制度,有效地把党的工作贯彻落实到位,及时解决党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党支部配合院系,积极做好学科共建、实验室申报、软硬件平台建设、团队建设、人才培养等工作,支持教师申报国家、省部级各类科研项目。支部团结带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的全体老师,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有”好老师和“四个引路人”的要求贯穿于教学科研工作中,发扬创先争优、积极进取的精神。全体党员能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和理论学习等方面创先进、争优秀,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党委

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党委紧紧围绕“五个聚焦”抓党建,聚焦政治引领、压实党建责任,聚焦班子建设、完善运行机制,聚焦基层基础、建强“战斗堡垒”,聚焦立德树人、筑牢“思想堤坝”,聚焦改革创新、引领“一流事业”,不断提高党建工作科学水平,有力引领事业高质量发展。学院获批省级质量工程项目58项,其中教学成果二等奖3项,国家级一流课程1门;物理学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引进24名优秀博士毕业生和高层次人才,其中1位为中科院“百人”,获批安徽省人社厅人才引进奖补项目(I类)资助。2018年获批物理学一级学科博士点,获批“安徽省智能机器人信息融合与控制工程实验室”,国家级科研项目立项24项(其中国家“优青”1项);一批有影响的学术成果发表在Science、Nature communication等国际顶级期刊上,其中舒新文教授课题组发现双黑洞吞噬恒星罕见天文现象,在天文学界、学术界以及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团队获评第24届“安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学院团委获评省“五四红旗团委”,志愿服务项目“社区科技站”获评第四届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国家级银奖,1位辅导员获全省首届主题班会一等奖,考研录取率连年攀升、2021届达41.20%,连续4年获评就业工作标兵单位。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化工系本科生党支部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化工系本科生党支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基层党支部“七个有力”的建设目标,扎实开展各项工作。创新两项工作机制。为破解按系建立支部党员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支部创新实施发展对象推选“评分制”和预备党员成长规划考核制,有效提升了党员发展的质量,形成了可推广的经验。构建“四化”工作体系。从严落实“三会一课”和党内组织生活制度,推进支部建设“标准化”。制订学习计划,构建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学习模式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格局,推进理论学习“常态化”。创新实施发展对象评分制、推行预备党员成长规划考核制,推进党员发展“严格化”。积极探索支委联系本系各班级制度,形成“青春向党”品牌活动,推进支部活动“品牌化”。在党建工作的引领下,多名党员被保送至985高校攻读研究生。支部党员先后获各类奖学金80余项,另有多人在学科竞赛、校园活动中获奖,涌现出校“十佳大学生”吕潇等一批先进典型。

出版社党支部

出版社党支部现有党员37名,支部始终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和出版方针,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原则,充分发挥高校出版社的文化使命和社会责任。牢牢把握意识形态的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进一步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连续3年出版图书新品种超过500个(全省第二),连续5年编校质量合格(全省唯一);2019年,位列全国580多家出版社编校总体实力排名第63位,入围中国图书海外馆藏影响力百强出版社。围绕服务党和国家的发展战略主动作为。围绕深入宣传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服务安徽发展战略,出版了一批精品力作,《马克思社会公正思想论》荣获教育部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力冈译文全集》得到俄罗斯驻华大使杰尼索夫的高度赞赏,《刘学锴文集》的问世更是践行高站位出版、高质量发展的具体措施,标志着安徽师大出版社精品出版跨向一个新高度,树立了一个新标杆。打造精品图书,助力学校科学研究建设。2011年起,出版社每年出资30万元,设立安徽师范大学学术著作和教材出版基金,资助我校教师学术著作和教材出版,迄今共资助我校教师出版专著578种。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凸显。支部党员获第七届韬奋杯全国图书编校大赛暨高校编辑出版能力大赛决赛团体二等奖,囊括2019年第三届安徽省图书编校大赛一等奖,较好地发挥了模范带头作用,为出版社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高素质出版人才队伍作出了贡献。

总务餐饮党支部

总务餐饮党支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学生满意食堂建设,抓党建促发展。以党建为引领,常态化开展反对食品浪费工作,倡导健康、营养、安全校园餐饮服务;注重餐饮文化建设,丰富学生炊事实践活动,如厨艺大赛、免费品尝花津鱼等活动,服务育人得到彰显。积极探索学生食堂社会化改革,协助总务处做好经营管理机制转换,建立健全疫情防控与食品安全管理制度规定,先后制订《安徽师范大学食品安全监督与考核办法(试行)》、《学生食堂疫情防控规定》等,实现餐饮服务“源头可溯、风险可控、责任可究、满意可许”。拟定与监督学生食堂改造升级指导意见的实施,春季开学改造升级后食堂成为校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学生就餐满意率在90%以上,日均营业额增涨约10万元以上,助力脱贫攻坚扶贫采购农产品进入全省高校前列,2020年荣获安徽省高校后勤餐饮疫情防控先进集体,陈雨龙同志被评为中国教育后勤协会高校餐饮工作先进个人。

赭山校区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北京中路2号

邮编:241000

花津校区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九华南路189号

邮编:241002     电话:(0553)5910027

天门山校区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九华北路171号

邮编:241008

教育基金会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北京中路2号

邮编:24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