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大要闻

学校多措并举开展新生入学教育

  • 时间:2021-09-17
  • 来源:
  • 作者:
  • 点击量:
预审 审核

本网讯(学工部)为帮助2021级本科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实现从高中生向大学生的角色转变,从9月13日开始,学校陆续推出了新生入学教育系列专题报告,包括“四史”教育、校史校情教育、教务教学教育、“名师谈大学”导航教育、宪法教育、“青春导航”朋辈教育、防疫防艾教育、素质拓展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安全管理教育等内容,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做到全覆盖,有力引导了新生顺利开启新的学习生活。

名师导航新生入学第一课。9月13日,系列报告首讲在赭山和花津两个校区同时拉开帷幕。赭山校区首讲“名师谈大学”专题教育邀请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教育科学学院博士生导师阮成武教授为新生上了“开学第一课”。阮成武以《本科奠基人生路——寄语2021级本科生同学》为题,结合自身求学经历和工作生涯,从“社会发展”、“知识发展”、“人生”三个角度出发,详细阐述了大学生活专业性、创造性、实践性的特点,生动诠释了本科生之“本”,强调了“本科”在人生转型中的支点作用和人生攀升过程中的方向作用。花津校区首讲“四史”专题教育邀请了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最美思政课教师、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导师路丙辉教授主讲。路丙辉从“什么是走进师大”“为什么要走进师大”“怎样才能真正走进师大”三个层面系统阐述了“走进师大”的含义、原因和方法。他紧抓学生日常生活的特点,将讲座主题与学生日常紧紧相连,将知识性和趣味性结合一体,引导2021级新生明确大学学习和生活的目标。两个校区的礼堂均座无虚席,循循善诱的名师们指导和鼓励同学们以饱满的热情、坚定的信念和积极的态度投入到大学生活当中。

校史校情共享爱国爱校情怀。“潜岳苍苍,江淮汤汤。夏商肇启,雍容汉唐……”礼堂里回荡着振奋人心的歌曲,新生们跟随着音乐打着节拍,同唱《我和我的祖国》与《安徽师范大学校歌》,现场气氛热烈,歌声婉转动听。一张张青春而坚定的脸庞,一阵阵真挚而热烈的歌声,是2021级新生对祖国的热爱和对青春的颂扬。马克思主义学院陈孔祥教授向新生讲授了安徽师范大学的历史,讲座围绕时代背景展开,纵观古今,谈史论今,既帮助新生了解了师大的校史,又让新生明确了学校的发展定位和未来的努力方向。

增强学业生涯认识。为提高新生对教务教学工作的认识,加强学生专业学习意识,培养优良学风,教务处副处长李汪根为新生带来了教务教学主题报告。报告上,李汪根从重实际、抓实事出发,以落实教学常规为主线,介绍了学校的教学和教务工作,指导新生养成及时关注教务信息和公告的习惯,树立明确学习目标,掌握学习方法,奋发进取,书写美好大学生活。

宪法教育知法守法懂法。“知法守法,与法同行”。为提升当代大学生法治意识,学校邀请法学院教师、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博士冀睿老师开展了宪法教育主题报告。报告中,冀睿围绕“法治”一词向新生展开介绍,重点向学生讲解了中国的根本大法——宪法,通过一个个真实的案例警示大家普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醒大家从一言一行做起,做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的合格公民。

安全教育安全防范记心中。为增强同学们的安全防范意识,提高安全防范能力,学校邀请高校园区派出所所长朱滦河在花津大礼堂开展校园安全教育专题报告。报告会上,朱滦河结合自己多年的一线工作经验和真实案例,生动形象地介绍了高校层出不穷的诈骗案例,提醒学生注意财产安全、网络安全,指导同学们树立正确的生命观,时刻铭记安全第一的意识。

防疫防艾做好疫情防控。校医院副院长段萍应邀走进花津大礼堂,为新生做了“防疫防艾”教育主题报告。段萍从预防传染性疾病的重要性出发,通过对新冠肺炎和艾滋病两大病症的症状、传播途径、防护措施等方面的详细介绍,教育引导同学们珍视生命,尊重科学,强化防范意识,提升防护能力,维护生命安全和校园安全。

关爱心灵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为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学会应对不良情绪,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沈艳红为新生做心理健康教育主题报告。沈艳红以趣味游戏为导入,从视角、悦纳、交往、资源等四个方面分析了如何成长加速度,并给大家提供了应对不良情绪的方法。

据悉,为配合疫情防控要求,今年的新生入学教育采用“线上+线下”的方式进行,应邀走进报告会现场的学生全部佩戴口罩并严格执行隔位就座要求,未能进入现场的新生都将在易班优课平台收看录播实况,确保每位新生可以聆听到每场讲座,实现实现入学教育的专题化和学生的全覆盖。

赭山校区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北京中路2号

邮编:241000

花津校区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九华南路189号

邮编:241002     电话:(0553)5910027

天门山校区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九华北路171号

邮编:241008

教育基金会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北京中路2号

邮编:24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