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大要闻

【振兴计划师大行】“六卓越一拔尖”语文教育专题研讨会暨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年度项目启动会在我校召开

  • 时间:2024-06-23
  • 来源:文学院
  • 作者:文学院
  • 点击量:
预审 审核

6月21日至23日,安徽师范大学“六卓越一拔尖”语文教育专题研讨会暨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年度项目启动会在我校召开。本次会议由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主办,《学语文》杂志协办。来自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从事语文教育研究的知名学者,繁昌区教育局、怀宁县教育局、芜湖市教科所等地方教育主管部门领导,合肥一中、上海闵行中学、江苏常州五中、浙江余杭一中、广东佛山南海实验中学等省内外基础教育一线的学校领导、语文学科骨干教师和研究员等130余人应邀参会。文学院党政班子、相关学位点和专业负责人、教研室主任、《学语文》杂志编辑部教师,以及2024年暑期小学期全体本科生和研究生参加了会议。

会议开幕式于6月22日上午召开,校党委常委、副校长任永,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王勇,高校语文教育专家代表、南京师范大学教授黄伟,基础教育专家代表、原马鞍山第二中学校长、安徽师范大学特聘教授郭惠宇先后致辞。开幕式由教务处副处长李汪根主持。

任永对与会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介绍了学校围绕“三大行动计划”推动学校教育事业发展和“双一流”建设情况,并特别提及文学院办学的深厚底蕴和取得的突出业绩,希望与会专家、老师能对学校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提供宝贵意见和建议。王勇表示,省教科院近年来积极探索教育科学研究项目落地生根的新路径和新载体,相信通过与安徽师范大学的深度合作,一定能建构新时代安徽语文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的新生态。黄伟充分肯定此次会议的意义,认为其积极响应新时代师范生培养改革、基础教育改革和语文教育改革,并希望“安徽师范大学语文教育研究中心”能为语文学科教育现代化建设贡献更多智慧。郭惠宇期待中心能够打造品牌化的交流项目和载体,把“研究中心”转化为“行动中心”,为一线教师提供更多教学经验和交流机会,帮助他们充电赋能,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能力。

633A0

随后,举行了“安徽师范大学语文教育研究中心”成立仪式。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曹武与文学院党委副书记(主持党委工作)戴和圣签订双方合作协议,王勇与安徽师范大学正高级教师张晋共同为中心揭牌。揭牌仪式后,戴和圣宣读研究中心学术委员和研究员聘任名单,文学院副院长李伟为研究中心学术委员、研究员,以及安徽师范大学学科教学(语文)硕士点校外硕士研究生导师颁发聘书。

研讨会设主旨报告和分论坛讨论,共四场。主旨报告会由安徽师范大学语文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张晋主持。安徽师范大学陈文忠教授结合自己阅读《乡土中国》《经典常谈》的体会,明晰了学术著作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四点做法,即明确著作的学科门类,把握著作的学术特质;解剖著作思想体系,把握著作思想精髓;抓住每一篇的核心概念,确定概念内涵外延;超越表层的自然段落,呈现内在的逻辑层次。华东师范大学张心科教授以中学语文教材中多篇课文为例,明鉴以教学解读方法为主要目的的文本解读行为,指出文本解读应做到知人论世,以意逆志;顾及全篇,熟悉历史;关注文体,揣摩秘妙;结合写作,比较异同;沿波溯源,多面观照。

两场分论坛于6月22日下午同时进行。“卓越语文教师培养”论坛由文学院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主任胡承佼主持。《学语文》编辑部主任张应中首先介绍了杂志办刊情况,希望广大专家、学者和教师能够贡献更多有创见性的语文教学论文、介绍有前瞻性的教改经验、传递有价值的语文教学信息。随后,南京十三中教师曹勇军指出,语文教师要能够将文本之妙传递给学生,需先从自身文本理解感受入手,再与教学参考书对比,最后形成自身教法。华东师范大学附属上饶附中教师肖家芸认为,卓越语文教师应从学科本位走向育人高位,在教学过程中走向目标与内容的融合。巢湖市第一中学教师胡家曙强调,在大学阶段应加大师范生教育家精神的学习力度,积极培养师范生教育教学能力。合肥一中教师程丽华首先肯定了安徽师大语文教师的培养,进而指出应加大对师范生讲课整体感与教学设计能力的提升。芜湖市第二十七中学教师黄志福指出阅读应做到“专而博”,不能仅局限于文学史,教师与学生都应注重阅读视角的扩充。江苏省常州市教科院附属高中教师王伯美认为大学是卓越教师培养的关键一环,师范生拥有过硬的综合素质,才能在走向工作岗位后带领学生全面发展。其他与会嘉宾亦围绕如何培养卓越语文教师,纷纷建言献策。

“语文学科育人创新实践研究”论坛由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教研员俞璐主持。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教研员谢发茹以“肩鸿任钜踏歌行,功不唐捐玉汝成”为题,对“语文学科育人创新实践研究”项目任务书进行了解读,明晰了年度项目的短期、中期、长期目标,明确了项目的具体实施计划、工作要求与考核细则,并部署了项目研究的具体任务。项目基地县(区)、基地校先后对本年度承担项目的研究计划、人员分工和存在困难进行了汇报。最后,与会老师对如何高要求、高标准、高质量完成项目任务,作了深入探讨和交流,并表达了对进行“贴地深度介入式”研究的期许,实现从“汗水型”到“智慧型”研究转变的期待。

本次会议旨在落实学校“基础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做好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师范教育与教师教育的精准对接和深度融合,充分发挥高校学术和科研优势,推动与大中小学、教育科研机构横向联通的协同教研方式变革,着力培养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卓越语文教师。会议议题前沿、议程丰富、形式多样、气氛热烈,有助于探索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卓越语文教师培养的新路径和新模式。

赭山校区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北京中路2号

邮编:241000

花津校区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九华南路189号

邮编:241002     电话:(0553)5910027

天门山校区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九华北路171号

邮编:241008

教育基金会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北京中路2号

邮编:24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