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师大

【学术报道】物电讲坛2025年第35期: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张俊研究员应邀来校进行学术交流

  • 时间:2025-09-26
  • 来源:
  • 作者:
  • 点击量:
报告人 时间
地点

应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邀请,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张俊研究员于9月26日来校进行学术交流,并做了题为《半导体自旋-电荷-晶格相互作用的光谱研究》的学术报告。报告会在物电学院304会议室举行,会议由物电学院陆洲教授主持,物电学院相关师生参加了此次报告会。

在报告中,张俊研究员首先介绍了自旋、电荷和晶格作为固体材料中最为重要的自由度,其相互作用对材料的光电和输运性质所起的决定性影响。随后,张俊研究员结合其课题组的相关工作,深入浅出地阐明了半导体自旋-电荷-晶格相互作用的光谱学探测和调控实验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相关内容包括:激子-声子量子干涉和高阶拉曼散射,声子可分辨边带拉曼冷却,二维半导体和异质结单光子发射的DAP跃迁机制和缺陷态声子耦合,二维反铁磁半导体的自旋-激子-声子耦合。报告结束后,与会师生与张俊研究员围绕相关议题展开了深入交流与讨论。

报告人简介:

张俊,男,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岗位教授,博士生导师。2010年在中科院半导体所获博士学位,之后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数理学院开展博士后研究工作,2015年获青年QR计划回国,2018 年获北京市杰青项目,2020年获得中国科学院交叉创新团队,2021年获纳米研究青年科学家奖,2024年获得中国科学院稳定支持青年团队,2025年获得国家青年科学基金项目(A类)资助。张俊研究员主要从事低维半导体自旋-电荷-晶格-轨道相互作用光学探测和调控的前沿研究,在激光冷却半导体、声子边带拉曼冷却、激子-声子耦合、自旋-声子相互作用等方面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贡献,在Nature、Nature Photonics、Nature Communications等在内的学术杂志上发表论文130余篇,被引用1万余次,H因子50。

编辑:张曼
预审:宋静
审核:许新胜

下一篇:全国汉语方言学会第二十三届年会在安徽师大举行

赭山校区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北京中路2号

邮编:241000

花津校区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九华南路189号

邮编:241002     电话:(0553)5910027

天门山校区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九华北路171号

邮编:241008

教育基金会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北京中路2号

邮编:24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