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道转载如下:
实践队员在采访文南词的县级传承人吴海蓉 章贤/摄
“在我心目中,我的老师就是为戏曲而生的。”谈到自己的师父,吴海蓉字字句句间满是感动与敬意。
吴海蓉是文南词的宿松县级传承人,也是国家一级演员,一直致力于文南词的传承演绎。最初,她因黄梅戏与戏剧结缘,成为了一名黄梅戏演员。而后来,政府对文南词的传承与发展问题逐渐重视,吴海蓉也临危受命,开始由黄梅戏逐步转向文南词的传承演绎。
实践队员在积极跟余杞敏老师学唱文南词 张树志/摄
“我的师父余杞敏老师是文南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她对我来说像救命稻草一样。”黄梅戏的声腔音乐与文南词的声腔音乐有很大区别,由于从前专业黄梅戏演员的经历,吴海蓉在演唱方面的转换经历了一段坎坷漫长的过程。从唱腔到表演形式、从台前到幕后,在余杞敏的悉心教导下,吴海蓉逐渐克服困难,也开始醉心于文南词的传承与弘扬。“当我真正全身心投入学习文南词,我发觉真的觉得非常有意思。这是我这一生都割舍不了的东西,它与我的生命同在。”
“我从来没有动摇过深入学习和弘扬文南词的决心。老师教授给我的文南词的优秀文化,我将努力学习传承、不断创新宣传,义无反顾地传给下一代。”如今,文南词开始走进校园,传承代代接续,梨园点点星光,不断迎来新的希望。
实践队员在积极跟高荣生老师学唱文南词 章贤/摄
“唯有源头活水来,要改革但不能忘本,不能忘了源头。”在高荣生眼中,文南词的传承任务仍旧艰巨。
“要把握好它的根基,把握好它的命脉,不能忘了祖宗。”文南词独特的唱腔作为其精髓、根基所在,历经数百年积淀,在一代代传承发展的过程中始终保持着原有的模样。“固本”始终是高荣生在文南词传承过程中的核心。“文南词不同于京剧,作为地方戏曲,它的创新要建立在基本普及的基础上,飞入寻常百姓家,要让更多的人知道它。”在保留原有唱腔特点的基础上,高荣生在文南词的作曲和唱腔上做出了改革,借鉴融合其他剧种的精华,使文南词在传唱的过程中更加适合当代人们的审美情趣。
近年来,宿松县政府也着力加强文南词的保护与传承力度,积极开展“五个一”工程、“131”工程,拨款建设宿松县非遗文化馆。老树抽新枝,古曲唱今音,文南词正焕发新时代新活力。
“我希望青年一代可以多多接触和了解这门艺术,未来还需要后辈们继续传唱。”如今,在一代又一代人的赓续接力下,唱响了数百年悠悠词韵,唱响了属于新时代青年人的新乐章。
原报道阅读链接:【安徽日报客户端】https://app.ahnews.com.cn/displayTemplate/news/newsDetail/3108/1185331.html?isShare=tr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