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师大

【中国日报网】非遗“南音”,三下乡行||传承千年雅韵,南音唱腔绽放新光彩

  • 时间:2024-08-08
  • 来源:
  • 作者:
  • 点击量:
预审 审核

报道转载如下:

7月20日,安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赴福建省泉州市非遗“南音”艺术调研实践团队来到学校报告厅学习南音唱腔。

南音,这一古老而珍贵的音乐艺术,凭借其独特的唱腔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被尊崇为中国音乐史上的“活化石”。其唱腔优美婉转、细腻深情,独特的音韵和旋律仿佛能够穿越历史的长河,引领人们领略千年前的文化韵味。演唱者们通过精湛的发声技巧和丰富的情感表达,将每一个音符都演绎得细致入微,生动传神。那悠扬动听的曲调,时而哀婉动人,时而欢快激昂,使观众陶醉其中,流连忘返。

南音唱腔不仅是音乐艺术的瑰宝,更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近年来,社会各界对南音的保护和传承给予了高度关注,相关工作也在有序推进。众多南音艺术家和文化工作者积极投身于这一古老艺术的传承与发扬之中,通过开设培训班、举办演出等方式,使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南音。

南音发源发祥于泉州古城区,历史悠久,其乐器保留汉代遗制等。它的内容有指、谱、曲,其中谱以《四时景》、《梅花操》、《走马》、《百鸟归巢》四大名谱最为出名。南音的曲目内容丰富多样,涵盖了晋清商乐、唐代大曲、法曲、燕乐等各个历史时期的音乐元素,同时融入了宋元明以来的词曲音乐和戏曲音乐,均体现了南音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

南音不仅在闽南地区的泉州、漳州、厦门以及港、澳、台地区广为流传,还远播至菲律宾、印尼、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缅甸、越南等国家,成为维系海外侨胞和中国台湾同胞乡情的精神纽带,对增进民族认同感起到了积极作用。

南音的演唱(奏)形式依据使用乐器的不同分为“上四管”与“下四管”两种。其中,“上四管”以洞箫(尺八)为主者称为“洞管”,乐器包括洞箫、二弦(奚弦)、琵琶(南琶)、三弦和拍板;以品箫(笛子)为主者称为“品管”,以品箫代替洞箫,音调比“洞管”高一个小三度。“下四管”的乐器则包括南嗳(中音唢呐)、琵琶、三弦、二弦以及小击乐器响盏、狗叫(小镗锣)、木鱼、四宝、铜铃和扁鼓。在演唱过程中,南音遵循古制音律,讲究字头清、字腹韵、字尾明,同时注重情感表达,使唱腔达到“字正腔圆”的标准和“声情并茂”的境地。


原报道阅读链接:【中国日报网】https://caijing.chinadaily.com.cn/a/202407/22/WS669e3704a3107cd55d26c121.html

赭山校区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北京中路2号

邮编:241000

花津校区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九华南路189号

邮编:241002     电话:(0553)5910027

天门山校区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九华北路171号

邮编:241008

教育基金会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北京中路2号

邮编:24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