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道转载如下:
青山脚下,宗祠庙堂,鼓槌一落,惊动四方。每逢重要节庆活动,当地村民都会用击打磡头老鼓来祈求丰年。
“我们磡头老鼓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技艺,只要年轻人肯学我愿意倾囊相授。可近年村民文艺活动的兴趣减弱,肯学愿意学的年轻人越来越少,再加上我年纪不断增长,真的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啊。”在绩溪县朋乡村的许氏宗祠内,磡头老鼓的国家级传承人许传成正与安徽师范大学的暑期社会实践调研团队成员诉说着非遗文化传承的困境。而与以往不同,磡头老鼓的传唱者迎来了一批“新声”,铿锵的鼓点敲响了非遗传承的青春篇章。
许传成向“三下乡”实践队员介绍磡头老鼓。
今年暑假,安徽师范大学组建了597支团队,汇聚了超过11000名学生,深化“行走的思政课堂”实践育人项目,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实践团队们关注非遗文化,通过走访调研、专业实践和爱心支教等方式给非遗注入青年新力量,在实践中挖掘非遗精神,创新非遗传承新形式。
“非遗”与“专业”牵手破圈
怎样用更新颖的方式吸引年轻人了解、学习、传承非遗文化?现场观摩学习,从专业角度解读创新非遗文化的路径,成为非遗“破圈”的全新思路。
在亳州,安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的师生们为拍摄一场别具特色的舞蹈。“华佗五禽戏蕴含着中华五千年的文化智慧,我们也想用创新的形式,赋予华佗五禽戏新的青春力量。”团队队长说。团队将华佗五禽戏与舞蹈艺术进行全新结合,在专业课教师闫玉雯的指导下,编排“华佗五禽戏”舞蹈,通过舞姿展示华佗五禽戏的虎、鹿、熊、猿、鸟各种元素。为了更好地提高华佗五禽戏的影响力,团队拍摄了“传承与发展华佗五禽戏”宣传片,目前已在各平台播放。
团队成员根据五禽戏拍摄的特色舞蹈。
镜头再来一次,剪辑再剪一遍,配音再保一条……旭龙山庄的制作工坊里,古老的木制工作台沿墙而设,上面摆放着制墨所需的灯盏、瓷碗、油壶、线刨、锉等工具。纪舒翔同学寻找最佳的角度,调整好机位,准备今天的拍摄。这是该校新闻与传播学院赴绩溪的“徽韵添彩,绩心于溪”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在行动。他们来到绩溪县上庄镇,走进徽墨制作工坊,采访徽墨非遗传承人胡海涌。
采访过后,该团队拍摄了宣传视频《墨韵悠长》被人民网转载,团队成员表示:“在媒体高度发达的今天,我也想借助新媒体的优势将非遗文化通过媒体推向世界,努力讲好中国故事,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团队拍摄的视频《墨韵悠长》。
青年学子们在走进乡村、与传承人对话的过程中,深刻感受到了文化的独特魅力。他们以媒体发展为动力,努力传承和弘扬非遗文化,为中国的文化传承贡献自己的力量。这些宣传方式打破了非遗的传统印象,拉近了非遗与人们之间的距离,吸引更多人对非遗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将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展示推向更高层面,让非遗文化不仅能够“火”起来,还能“活”起来。
巧用媒介推动产品升级
拍摄文旅宣传视频、与当地企业一起直播带货、设计创新文化产品……当代文化传播需要借助更有效的传播方式和传播手段,非遗产品需要更深的转型升级。遵循传播规律,安徽师范大学实践团队借助互联网技术,聚焦安徽特色非遗技艺,推动非遗产品产地直销,扩大安徽非遗文化的影响力。
团队成员设计的宣传图案。
近日,宣城市泾县丁家桥镇明星宣纸厂,来自安徽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暑期社会实践团队队员在工厂员工的指导下体验漆扇的制作过程,同时与带货主播一起进行了一场带货直播。面对镜头,团队成员发挥自己的才智,结合古老的非遗技艺,制作卡通形象吸引观众。“我在这场直播中与宣纸厂的员工们一起负责直播的后台调控。在和老师傅的交流中,我们特别能感受到,通过直播带货这种新形式,带动了宣纸厂的产量和名气!”团队成员刘欣雨表示。
团队成员与非遗传承人一起直播带货。
互联网赋予非遗文化更多活力和生机,让它们从历史记忆中走出,与当代生活相融合。物联网与非遗产品相连,为非遗产品实现批量化、产量化提供可能。同学们表示,多样的宣传方式更能吸引青年群体的关注,让非遗文化的热度和关注度持续攀高,非遗与生活的“碰撞”,为非遗的保护和传承开辟了新的道路。
教育传承实现文化接续
“暑期社会实践开始前,我就在想,‘非遗’是不是可以和‘支教’结合起来。用我们青年人的语言传播非遗中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课堂内外,安徽师范大学的学生们秉持立德树人的理念,和更多的学生一起领悟非遗文化的时代精神。
“花鼓戏的唱词可以不是固定的,一般都是现场有感而想,有感而发以宣布事情烘托气氛为主。这种唱跳形式,也让我们第一次了解到花鼓戏已经融入蚌埠这一街一巷的文化之中。”在非遗调研中,来自音乐学院“赴怀远县河溜镇莲花村艺术支教实践团队”与当地花鼓戏的非遗传承人交流探讨。精进花鼓戏表演,发现教学问题,突破教学壁垒,观摩交流让队员们进一步明确自身在花鼓戏表演上的问题,为花鼓戏的传承和教学提出了发展性的建议。
团队成员与当地传承人交流。
非遗不仅要保护,更需要传承。在非遗手工课堂上,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红梅绽古韵”本科生暑期社会实践团队队员向小朋友们介绍非遗纸翻花的做法。“我从来没有想过,我们国家还有这么多美丽的传统手工艺,我下次还想学!”“我们的传统文化真的很了不起,我要好好传承,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的文化!”课程结束之后,孩子们纷纷表示对非遗文化的喜欢,“非遗项目”进校园,是体育、美育、劳育,更是一种有形有感有效的思政教育,了解和认同包含了各民族文化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就增强了孩子们的文化自信。
学生展示自己的翻花作品。
“哇!‘鱼’活过来啦!”铜陵市义安区永丰东联小学的教室里,一条条栩栩如生的鱼灯在小朋友的手上舞动,这是安徽师范大学体育学院铜梦启航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给同学们带来的特色非遗课程——鱼灯文化体验课。鱼灯文化体验课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制作,二是舞蹈。
为了让参加此次活动的同学们真正感受到鱼灯的魅力,团队并没有选择成品鱼灯进行排练展示,而是和小学同学们一起亲手制作。“从来到学校的那一天起,我们就开始准备制作鱼灯,从制作鱼的骨架,到鱼身糊纸。其中,我们特意将最富有创意的涂色环节交给了小朋友们。我们希望亲手制作的鱼灯能给小朋友更多对非遗文化的感触。”团队成员表示。
团队成员和学生们一起展示鱼灯作品。
“时代各不相同,青春一脉相承。”在安徽师范大学连续数年开展的“行走的思政课堂”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青年学子们为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开辟了新道路,注入了新活力,这样的传承还将代代相延。
原报道阅读链接:【安徽日报客户端】https://app.ahnews.com.cn/displayTemplate/news/newsDetail/253/1227622.html?isShare=true&xyt=1725324395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