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师大

【安徽日报】跨越时空的红色传承

  • 时间:2025-04-11
  • 来源:
  • 作者:
  • 点击量:
预审 审核

报道转载如下:

在安徽师范大学“红色青春守护人”工作室,志愿者在交流学习体会。

3月25日,安徽师范大学师生走进位于南陵县的李家发烈士陵园,为烈士墓碑添色补漆。“红色青春守护人”志愿服务团队从最初的6人发展至如今的400多人,爱心接力,传递温暖。

4月1日,在芜湖市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志愿者向小学生展示笑起来的烈士画像。

清明前夕,芜湖市师范学校附属小学的课堂上传来阵阵惊叹声,安徽师范大学“红色青春守护人”志愿服务队运用AI技术让烈士画像“活”了起来——黑白照片被赋予生动色彩,革命先辈展露温暖笑颜,仿佛穿越时空向孩子们讲述峥嵘岁月。这场融合科技与艺术的红色教育课,成为该校师生铭记历史、缅怀英烈的新方式。

自2021年成立以来,这支志愿团队已接力为400余位烈士重现容颜。面对模糊的老照片、零散的口述记忆,志愿者们以画笔为桥,在科技赋能下开启“寻亲”之旅。通过与科技公司合作,团队创新采用AI图像修复技术,为画像动态着色、智能修复,让英烈形象鲜活再现。

“很多烈士牺牲时不过二十出头,我们要还原的不仅是相貌,更是那份青春的热度。”当首批AI复原的烈士画像在屏幕上展露笑容时,“00后”志愿者李天乐与同伴们激动得热泪盈眶。

历经4年发展,团队从最初的6人发展至如今的400余人,服务形式不断拓展创新。志愿者们走进烈士陵园为墓碑补漆添色,在革命老区绘制百米英烈故事墙绘,开发“榜样的力量”系列微党课,将美育课堂带进中小学校园。“看着孩子们认真阅读烈士绘本故事,感受到红色基因正薪火相传。”小学大队辅导员方慧感慨道。

如今这支年轻的队伍已获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等多项国家级荣誉。他们的足迹也踏遍了10余个省份。

“每次落笔都是与英烈的对话,每次技术创新都是对初心的坚守。”志愿团队负责人王伟老师表示,未来将继续探索新技术,打造沉浸式红色教育场景,让英烈精神在数字时代焕发新生机。

当AI技术遇见青春画笔,一场跨越时空的红色传承正在书写新的篇章。



原报道阅读链接:【安徽日报】https://szb.ahnews.com.cn/ahrb/layout/202504/08/node_08.html#c1080821

赭山校区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北京中路2号

邮编:241000

花津校区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九华南路189号

邮编:241002     电话:(0553)5910027

天门山校区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九华北路171号

邮编:241008

教育基金会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北京中路2号

邮编:24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