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师大

【安徽日报客户端】繁昌区中分村:非遗活化赋能乡村文旅新图景

  • 时间:2025-04-15
  • 来源:
  • 作者:
  • 点击量:
预审 审核

报道转载如下:

4月5日,芜湖市繁昌区孙村镇中分村的晨雾尚未散去,一场融合传统与现代的文旅盛宴已悄然拉开帷幕。作为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中分村的徐姓祭祖习俗以“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方式,成为了撬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支点。

锣鼓声起,两只狮子一跃而起,金色的绒毛在阳光下闪耀光芒,身姿矫健、一气呵成,人们在拍案叫绝的同时也争相摸摸狮子背以祈求好运和幸福。

DSC01077

锣鼓喧天,鼓声千里,队伍如龙,气势如虹。青壮男丁抬着祭祖所用牲口,穿着同一样红色衣服的徐家人手握大旗紧随其后。老人、小孩,青年人的眼睛里充满的都是对中分徐氏的期待与祝愿。

DSC01067

这场延续了600余年的祭祖仪式,如今已成为中分村吸引游客的文化IP。“非遗不是束之高阁的古董,而是可以触摸、体验的生活方式。”中分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长赵华杰介绍,与传统祭祖不同,中分村深挖“徐姓祭祖习俗”文化内涵,以非遗活化利用为突破口,打造出红色研学、非遗体验、生态休闲三大主题产品,让游客在沉浸式体验中感受“孝悌忠信”的文化精髓。

DSC01071

“感受到我们村的时代变迁发展后,我们作为晚辈更应该更好地接过前辈的接力棒,交出我们这一代的时代答卷。”从上海赶回来祭祖的徐宝贵动情地说到。

遗清明聚徐氏,徐氏人愿携手相伴奔赴“新程”。村干部徐伟介绍说,依托“红绿交织”的产业布局,村两委班子积极响应国家“农业+文化+旅游”的发展大政方针,以红色文化为引、绿色产业为主,构建起立体的文旅生态。成立芜湖红色中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将红色学堂打造为红色教育阵地,致力做大红色培训与红色研学;发挥生态资源优势,精心打造红色中分、美丽代亭、山水梅冲、原居春谷等美丽乡村精品旅游线路,变美丽乡村为“美丽经济”;融入现代元素,开辟“缓慢咖啡”“田园小火车”“围炉煮茶”等新消费场景,为久在城市中奔波的人们提供了一个“陶渊明式”恬静舒适的乡村“桃花源”。

数字赋能亦让乡村被世界看见。中分村还通过组建“乡村新媒体矩阵”,在抖音、小红书、B站等大众媒介平台中记录宣传美好的乡村生活,将传统文化转化为流量密码,走稳走好农文旅融合发展之路,带领村民共富、实现乡村振兴。

未来,中分村将继续充分发挥自身的资源潜力,打造更多沉浸式文化场景,让古老文化在乡村振兴的舞台上持续绽放光彩。从文化自觉到产业自觉,这个传统村落以非遗为笔,绘就了一幅“让遗产活在当下,让文化赋能乡村”的生动图景。


原报道阅读链接:【安徽日报客户端】https://app.ahnews.com.cn/displayTemplate/news/newsDetail/5216/1412447.html?isShare=true

赭山校区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北京中路2号

邮编:241000

花津校区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九华南路189号

邮编:241002     电话:(0553)5910027

天门山校区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九华北路171号

邮编:241008

教育基金会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北京中路2号

邮编:24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