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道转载如下:

本报讯(记者 陈婉婉)记者从安徽师范大学获悉,该校人文社科引进的首位国家级二类人才近日正式入职,标志着该校推动高层次人才集聚迈出重要一步。
据悉,安徽师范大学本次引进的人才为国家重大人才工程特聘教授金太军。金太军表示将充分发挥自身的学术优势和影响力,为学校在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等方面注入新的活力。
2022年以来,安师大已成功全职引进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人、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国家重大人才工程特聘教授1人、讲席教授2人,奥运冠军1人等。目前,仅化学与材料科学,就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16人(含柔性引进院士3人)。
“选择加盟安徽师范大学,是因为学校的重视与诚意打动了我。还未完全入职时,相关的实验室和团队建设、住房和经费保障就在跟进了,这让我能迅速投入并专注于专业研究。确实做到了人才只要有需要,学校就会第一时间满足。”该校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讲席教授王官武说。进校一年多来,王官武主要在富勒烯化学领域继续深耕,今年入选中国化学会会士。
近年来,安徽师范大学以最大的诚意引才、最好的氛围育才、最实的举措爱才、最强的平台用才,优化人才发展生态,打造人才集聚“强磁场”。为把好引才质量关,该校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知名高校邀请了315名国家级高层次人才,组建人才引进工作委员会,全面参与学校人才引进、考核、推荐等工作,并请他们作为“引才大使”,帮助学校招引人才,发挥专家人才的“关联效应”。
在确保新引进高层次人才安居乐业的同时,该校加大本土人才队伍培育力度,在人才制度修订、岗位体系重塑、考核流程再造等方面开展了诸多改革,重构了“领军—带头—骨干—后备”金字塔式学科人才和教学人才体系,教师对标申请,条件对标保障,既实现了高质量人才队伍的梯队培育,也充分发挥政策的正向激励作用。
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青年教师孙中发,2021年完成海外博士后工作来校入职,当年即破格晋升为教授,3年间获批多个国家级人才和科研项目,2024年被聘为“学科领军人才”,后担任教工党支部书记、物理学专业负责人,成为“双带头人”。
2021年以来,该校提名学科领军人才的14人中,已有4人入选国家级二类人才、5人入选三类人才。学校自主培育了国家重大人才工程项目8人,新增自主培育国家级人才称号22人次、省级人才称号229人次。
原报道阅读链接:【安徽日报】https://app.ahnews.com.cn/displayTemplate/news/newsDetail/1085593.html?isDigital=true&isShare=tr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