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道转载如下:

7月2日的芜湖万科海上传奇小区,一场别开生面的“反诈课堂”在树荫下、楼道间热闹开讲。为切实守护居民“钱袋子”,安徽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警‘理’同心,反诈同行”本科生社会实践团队,与芜湖市公安局高校园区派出所民警携手,将反诈知识送到居民家门口。

“干货”满满学本领,警官剖析诈骗“套路”
活动伊始,实践队员们在高校园区派出所上了一堂“岗前培训课”。朱滦河警官没有照本宣科,而是搬出一个个近期发生的真实案例。“你看这个‘刷单返利’,开头几单真给你点甜头,等你加大投入,立马‘拉黑’跑路!”“冒充‘公检法’的,往往语气严厉,制造恐慌让你乱了阵脚……”朱警官讲得深入浅出,队员们听得聚精会神,笔记本上记满了识别陷阱、紧急止损的“实战技巧”。


走街串巷接地气,青春力量传播“防诈音”
带着刚学的“真经”,队员们跟着朱警官走进了海上传奇小区。他们不再是课堂里的学生,而是化身反诈宣传的“生力军”。“阿姨,陌生链接可千万别乱点,那可能就是钓鱼的钩子!”“叔叔,接到说您孙子出事要汇款的电话,一定要先跟家人核实清楚!”队员们三五成群,主动迎向纳凉的老人、带孩子的家长、下班回家的年轻人。一份份图文并茂的宣传单递到手中,一句句贴心实用的提醒送到耳边。

“小姑娘讲得清楚,这‘冒充客服退款’的骗局,我老伴儿前两天差点信了!”居民张大爷拿着宣传单,指着上面的案例连连点头。活动现场,队员们不仅耐心讲解“刷单”、“杀猪盘”、“网贷”等高发骗局,还化身“技术指导员”,手把手教居民下载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这个好,能预警!”刚装上APP的李阿姨笑着说,“以前觉得诈骗离得远,现在知道处处得留心眼。”


警官“点睛”话安全,学子实践收获丰
活动尾声,朱滦河警官特意为这群充满热情的“小老师”们加了一堂“安全课”。结合十多年一线经历,他分享了自己处理过的案例:有大学生暑期兼职误入刷单陷阱的,有社会实践调研时无意泄露他人隐私惹上麻烦的。“同学们的热情值得肯定,但安全这根弦时刻不能松。”朱警官语重心长,从出行安全、信息保密到活动合法合规性,一一叮嘱,用亲身经历为队员们划清实践中的“安全线”和“法律线”。这堂意外的“加课”,让队员们深感肩上责任之重,更明白了知行合一的重要性。

据悉,此次警校联动反诈进社区,是安徽师大学子暑期社会实践的重要一环。它不仅为社区织密了“防诈网”,让反诈知识真正“声”入人心,更让青年学子在服务社会中历练成长,深刻体会到守护平安的使命。这支年轻的队伍表示,他们将继续深入更多社区,用更丰富的形式播撒反诈的种子,为营造“全民识诈、全民反诈”的浓厚氛围,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安徽注入蓬勃的青春动能。
原报道阅读链接:【中安在线】http://ah.anhuinews.com/ahqmt/202507/t20250702_86021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