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师大

【中安在线】安徽东至:研学热解锁食用菌背后的“科学”与“产业”

  • 时间:2025-07-11
  • 来源:
  • 作者:
  • 点击量:
预审 审核

报道转载如下:

盛夏的皖南山区,绿浪翻涌,生机盎然。在安徽省东至县官港镇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食用菌产业基地里,一群年轻的身影格外引人注目——安徽师范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的师生们正穿梭在现代化大棚、菌棒生产线与电商直播间之间,用脚步丈量、用纸笔记录、用心感受这个山区乡镇将“小菌菇”做成“大产业”的生动实践。他们探寻的,正是官港镇立足特色资源、创新体制机制,以产业兴旺撬动乡村全面振兴的“发展密码”。

官港镇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是镇党委、政府发挥“统”的功能,联合辖区内16个村集体经济组织共同打造的产业运营平台。面对调研师生,公司负责人详细介绍了发展路径:“我们以食用菌为核心,构建起‘菌棒生产+科学种植+绿色加工+品牌销售’的全产业链条,彻底改变了以往‘小散弱’的局面,成功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这一“政府搭台、村集体唱戏、市场化运作”的创新模式,令师生们深受启发。

“真没想到,山多地少的村子也能通过‘飞地托管’参与进来,共享收益!”在秧畈村的木耳种植基地,安师大学生陈思婕在笔记本上记录下这一创新案例。这正是官港镇破解资源不均衡的关键举措。在镇党委统筹下,以镇农业发展公司为枢纽,16个村集体经济组织结成紧密的“产业联盟”,推行“飞地托管”模式,实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抱团发展。

走进产品分拣包装车间,印有“官港山耕”标识的礼盒整齐码放,工人们正紧张有序地忙碌。安师大的学生们架起设备,记录下产销两旺的场景。“我们依托‘东至黑木耳’国家地理标志,打造‘官港山耕’区域品牌,线上直播带货,线下多渠道拓展。”公司销售负责人介绍道。调研团队亲眼见证了深山珍品如何乘着电商东风“飞”出大山。“从地头到云端,品牌营销是打通价值链的关键一环。”安师大学子贾璐瑜深有感触。

官港镇的创新实践,是东至县食用菌产业转型升级的缩影,展现出一条特色鲜明的产业振兴之路。“我们将聚力打造食用菌特色产业强县,以优化产业布局为抓手,建强科技研发、精深加工、仓储冷链流通三大平台,做大做强东至黑木耳,着力培育羊肚菌、金耳、香菇等特色农产品,带动农民和村集体经济持续稳定增收。”东至县有关领导表示。

编辑: 严静

原报道阅读链接:【中安在线】http://api.app.anhuinews.com/content/8614301.html

赭山校区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北京中路2号

邮编:241000

花津校区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九华南路189号

邮编:241002     电话:(0553)5910027

天门山校区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九华北路171号

邮编:241008

教育基金会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北京中路2号

邮编:24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