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师大

【安徽日报】“大科学教育”让科学点亮生活

  • 时间:2025-10-19
  • 来源:
  • 作者:
  • 点击量:
预审 审核

报道转载如下:

“我摸到云了!”在MR混合现实体验区,一名小学生戴着VR设备,挥舞着双手欢呼。

近日,安徽师范大学电子爱好者协会的大学生们来到芜湖市区的商业中心内,为过往市民送上一场科技幻动。现场十余个“光、电、声、磁”互动展台吸引大量市民们驻足观看,参与互动。

每逢节假日,来自安师大的各个“大科学教育”科普传播队伍就会主动走出学校,把科技之光传到更多人群中。

近年来,安徽师范大学通过“科普阵地+志愿队伍+特色活动”模式,把实验室里的高深知识、标本馆里的珍贵藏品、课堂上的前沿理论,变成了社区广场上的互动实验、商场里的数智体验、中小学课堂上的趣味课程,让科学从象牙塔走向大众生活。日前,该校成功入选中国科协高校科普品牌示范工程(高校星火馆)试点高校。

 

安徽师范大学动植物标本馆举办开放日活动。 安师大供图

为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安徽师范大学科学教育研究中心”整合校内生物标本馆、天文馆、地质馆等十余个实体场馆资源,开发了“VR云观展”系统。即使不能到现场,公众也能通过手机“走进”生物标本馆,全方位观察7万余件生物标本,聆听白暨豚、扬子鳄等珍稀物种的保护故事;还能“置身”天文馆,模拟观测星空,了解行星运行规律。

据统计,学校生物标本馆的线上云游直播,单场吸引1.3万余人次观看;在抖音平台发布的植物科普短视频,累计播放量超10万次;与“科普中国”共创的“挑战我们学校有星火馆”作品,全网播放量突破11万次。科普教师王立龙录制的视频被 “科普中国”微博账号转发,播放量达20.8万次。

安徽师范大学科普团队深入幼儿园演示“水中燃烧的蜡烛”科普课程。 安师大供图

作为安徽基础教育师资培养的重要“母机”,安师大设立“自然里的科学课”项目,把科学知识送进幼儿园和中小学校。目前已研发科普研学课程100余套,涵盖植物学、生态学、地球科学、工程设计等多个领域,累计服务中小学生50000余人次。课程模式已在全国多个地市形成稳定推广机制。

在社区,“大科学教育”的志愿者们也是常客。他们为老人讲解高血压、糖尿病的预防知识,教孩子们讲解科学原来、制作实验小装置……

“科普不能只在校园里‘打转’,要走进社区、走进中小学,走到群众身边。”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学生黄子彤说,每次参与科普活动,她都会提前准备很久,把专业知识转化成贴近生活的语言,设计有趣的互动环节。

 

安徽师范大学“金苹果”科普团队志愿者正在为小学生演示焦糖遇火显字实验。 安师大供图

截至目前,安师大“大科学教育”已组建20余支科普志愿团队,招募志愿者500余人,走进社区20余个、中小学30余所,开展科普活动100余场,服务公众超2万人次,形成了高校、中学、社区多方联动的科普生态,让科学知识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

“科普是最好的‘教学实训’,也是培育创新文化的重要途径。”指导教师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孙影教授表示,通过设计科普课程、制作教具、讲解实验,学生们能更深入地理解教育规律,提升教学技能,为成为具有“大科学精神”的教师打下基础。未来,这些师范生们成为老师后,能更好地传承科学精神,培育更多创新人才。

原报道阅读链接:【安徽日报】https://app.ahnews.com.cn/displayTemplate/news/newsDetail/253/1579651.html?isShare=true

赭山校区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北京中路2号

邮编:241000

花津校区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九华南路189号

邮编:241002     电话:(0553)5910027

天门山校区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九华北路171号

邮编:241008

教育基金会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北京中路2号

邮编:24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