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党委宣传部)中国教育新闻网于2017年3月7日发布《用群众身边事讲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宣讲。
3月7日,一场题为“治党必从严,领航中国梦”的理论宣讲在安徽省芜湖市红梅社区拉开帷幕。
“将国家大梦转化为个人小梦,人人都有追梦的权利,也都是梦想的筑造者,‘大河没水小河干、小河有水大河满’,正如习近平同志指出的,中国梦的实现,‘必须紧紧依靠人民’……”
春寒料峭,却丝毫不影响大家伙儿来听演讲的热情,台下不时响起阵阵掌声。出人意料的是,宣讲团成员都是20岁出头的学生,均来自安徽师范大学的一个大学生社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会”。
“我们的目标在于将晦涩难懂的理论语言转化为生动活泼的话语,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大众化。”宣讲员谢春芳是这次活动的主讲人之一,为了这次10分钟左右的演讲,她已连续备课半个多月。
如何将深奥的理论深入浅出地传递到基层?
为解决好这个问题,同学们可谓下足了功夫。据社团负责人陈枫介绍,宣讲活动前的准备工作才是大工程,为开展好一次活动,团队成员前期学习和整理资料就达数月之久。宣讲团指导教师张正光说:“知识烂熟于心了,才能把道理讲到群众心里去。”从确定宣讲主题、草拟大纲到最终定稿起码要进行5轮以上的讨论,然后把文件式语言转换成老百姓愿意听的话语,再将理论跟群众身边的事结合起来。
2013年7月,一场题为《唱响中国梦、报国勇争先》的理论宣讲活动在凤阳县小岗村开讲。宣讲中,他们打破“读报告、讲观点”的传统模式,用例子说道理,用故事讲观点,增强宣讲生动性和感染力。计划一个小时的互动交流,一直持续到午饭时间,仍意犹未尽。近期,宣讲团正集中致力于“四个全面”“五大发展理念”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宣讲,把中央重大决策部署传播至最基层。
用心贴近换来的是群众们的认可和称赞。
在红梅社区,宣讲结束后,退休老党员殷芳虎等拉着宣讲团成员的手不愿离去。“大学生们,还没听够啊!”“能不能在我们小区再增加几场?”他们盼着这样的活动经常举办。据悉,近年来,安师大宣讲团组织的各种活动场场爆满。
回忆起去年夏天在马鞍山杨家山社区宣讲的情景,宣讲员孙文阳至今心中都感动不已。“那天,马鞍山室外温度达到38摄氏度,年纪最大的老党员68岁,自带笔纸颤颤巍巍走进来的那一刻,所有人都惊呆了。”孙文阳说,当老党员们饶有兴致地回忆起自己年轻时的学雷锋故事时,现场气氛很热烈,让自己觉得雷锋精神其实并未走远,并不是“三月里来四月就走”的萧条模样。
“宣讲团源自班级理论学习兴趣小组,成立于1995年3月,最初只有三五个人,当时名字叫邓小平理论研究会。”回忆起社团刚成立时的情景,首任会长姚宏志仍记忆犹新。
从当初的学习小组到如今的全国大学生百佳理论学习社团,成员虽换了一茬又一茬,但初心未改。20多年来,安师大学生宣讲团以重大事件与重要思想进程为契机,已累计开展理论宣讲活动2000余场,覆盖学生和干部群众超过10万人次。
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副书记梁齐军表示,宣讲活动不仅是向基层群众普及马克思主义,也意味着引导青年学生成为马克思主义的学习者、信仰者、传播者和践行者。“这条路我们还要矢志不渝地走下去,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见习记者 方梦宇)

文字链接: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17-03/07/content_473502.htm?di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