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师大

【安徽青年报】庄华峰:倾尽半生捧心育人

  • 时间:2015-09-11
  • 来源:
  • 作者:
  • 点击量:
预审 审核 袁黎平

□实 习 生  章  银
  本报记者  程榕娟
  从事高等教育三十多年,庄华峰早已是业内名人,拥有的荣誉不甚枚举:安徽人文讲坛讲席教授、淮北师范大学与安庆师范学院兼职教授、当代青年书法家,以及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社会科学项目的通讯评委及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的会议评委……但他最钟爱的还是简简单单的“教师”称谓。
  “作为教师,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事。学生的喜爱才是我最大的成就”。为了这看似轻松的成就,庄华峰奉献了半生的精力和心血,在三尺讲台尽情演绎别样的风采。
用爱和专业成为“教学名师”
  9月6日,开学后的第一节课,一番自我介绍后,庄华峰在黑板上写下三排数字,分别是手机号、QQ号和微信号,坐在台下的一年级新生们都埋下头在手机上记下这一串号码。
  这些年,在开学第一节课上,把自己的手机号、QQ号留给学生已经是庄华峰的习惯了,如今,他已经有十多个聊天群,经常联系的多达七八个。“基本上有问必答,即便是当时不在线,事后看到了也会第一时间给学生留言、解答”。庄华峰说,建群是为了更好地联系学生,如果不经常用,作用就等于没发挥,为此,他现在基本上每天都要花两个多小时来管理这些QQ群,及时与学生互动。
  有人说,庄华峰傻,每天备课、上课那么忙,还要花时间听一群学生来发牢骚,替他们解决琐碎的小事,但在他看来学生的事没有大小之分,尤其是大学的教学不同于小学捆绑式的教学,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自己必须想法设法联系到每个学生,才能保证他们不掉队。
  为了教好学生,庄华峰更是在备课上下足功夫,即便是上了多年的课,再熟悉的内容,他依然认真备课。“史学之精髓在于求实、拓新,每天都有新的信息,教师要把最新的知识介绍给学生”。庄华峰非常重视材料更新、方法引入,始终将课堂教学与学术前沿紧密结合,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更能领略学科前沿之魅力。三十多年来,庄华峰系统地为学生讲授过魏晋隋唐史、中国民俗、中国饮食文化等课程。他对每门课程的教学都付出极大心血,至于其间重点、精华处更是如数家珍。
  深入浅出,原本晦涩、枯燥的历史在他的口中犹如一个个动听的故事,幽默不失优雅,精彩的教学让他在学生心中颇受欢迎,选修课更是一座难求。2011级硕士生满闯闯说:“上庄老师的课,稍微晚一点的话就很难找到座位,因为慕名去上课的学生早就把位置占满。”
用责任和情怀成为“心灵导师”
  “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庄华峰认为,作为高校教师,不但要关注学生的专业发展,更要引领学生的精神成长。他从不苛求他的学生要发多少文章、做多少好的课题。他总跟学生说:“做个有血有肉的人,比做个干巴巴的学者重要。”
  在担任学校图书馆馆长期间,庄华峰非常注重文化建设,着力创新服务,通过举办“一坛,一报,一展”,加强对学生的精神引领。其中创办的“敬文讲坛”,邀请校内外有较大影响力、学术造诣深厚、具有大型讲座经验的专家、学者担任主讲,给听众送去一道道文化盛宴。目前,讲坛已举办近百讲,受益者众多,已成为该校人文素质教育的一道亮丽风景线,成为有影响力的品牌活动。此外,还创办了《读书人报》,并设立“敬文精神”图片展,通过大量图片来宣传朱敬文“为国储材,自助助人”的伟大义举和“立德尚义,泽被后学”的崇高精神,引领学生的精神成长。 
  针对当代大学生传统文化意识缺失的状况,庄华峰除了开设一些弘扬传统文化的课程,于2013年面向全校学生开设了《中国饮食文化》、《中国人的社会生活》等通识课程,并义务为多个学院的学生作了“孝文化及其当代价值”、“家风的传承及其当代价值”等数十个讲座,既丰富了学生的传统文化知识,又传播了正能量,受到了学生的热烈欢迎和一致好评。庄华峰因此被称为“文化达人”。
   “一位教师要想教好一门课,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对学生有爱心。” 平淡朴实的话语,洋溢着浓浓的师情。几乎每个节日,他都与学生一起度过。对于经济困难的研究生,庄华峰除了从精神上给予支持外,还在生活上关爱有加,经常给他们送书、送衣物,并邀请去他家吃饭,给他们加餐。如今,他的很多学生已走上工作岗位,但每次提及庄老师,都满怀感激,称其为“人生中最重要的导师”。

赭山校区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北京中路2号

邮编:241000

花津校区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九华南路189号

邮编:241002     电话:(0553)5910027

天门山校区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九华北路171号

邮编:241008

教育基金会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北京中路2号

邮编:24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