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师大

【学习强国】安徽师范大学:积极组织师生同上“四史”思政大课

  • 时间:2021-05-25
  • 来源:
  • 作者:
  • 点击量:
预审 审核

2021年4月24日至5月22日,教育部社科司与人民网联合举办“同上‘四史’思政大课”活动,活动分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四堂课,面向全国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进行网络授课。

安徽师范大学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第一时间利用校园网、微信、QQ等下发收看通知,组织学校师生收听收看,并展开学习讨论,确保“四史”学习教育覆盖到全校各学院、各年级、各班级。安徽师范大学广大师生紧紧围绕课堂主题、聚焦学习重点,展开热烈讨论,安徽师范大学校园网分4次分别发布了全校师生热烈讨论“同上‘四史’思政大课”情况。“同上‘四史’思政大课”活动开展以来,安徽师范大学400多个班级组织了集体学习,2万余名师生在办公室、宿舍、自习室等地自行观看,观看总人数达39000余人次。

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结合“四史”思政大课情况,在课堂结束后及时组织了思政课教师、学生进行了线上线下学习研讨。安徽师范大学思政课教师陈勇副教授表示,对广大思政课教师而言,此次“同上四史思政大课”既是一次深刻的党史教育,有助于汲取力量,坚定信仰;又是一次难得的思政课学习观摩,有助于提升思政课教师提高教学能力与水平。在全国和全党上下广泛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之际,思政课教师要充分利用思政课堂,讲好党史故事,对广大青年学生进行深刻的党史宣传教育,增进他们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等重大问题的认识与理解,激发广大青年的爱党情怀和报国志向。”安徽师范大学2018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科生党支部全体党员在集体观看完课程后表示,“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这‘四史’,是当代大学生的一门必修课。修好这门门必修课,不是无的放矢,而有明确的目标指向。要把‘四史’学习教育与做好当前学习生活紧密结合起来,从历史中汲取精神力量、汲取经验智慧、汲取坚守人民立场的定力,坚定不移做好自己的事情。”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学习四史,是为了进一步明确“共产党员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我是谁,为了谁”这些根本性问题。当今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更要认清形势,坚守信念,不忘初心,勇担使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应有之力。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党委秘书袁黎平表示。

安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团委书记朱晓华认为,古人说:“教劝学,建国之大本;兴贤育才,为政之先务。”历史学院团委会组织更多的第二课堂活动让同学们在学习“四史”中“入耳、入脑、入心”,努力给国家培养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安徽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20级工商管理专业研究生陶绘天在寝室看完最后一堂课程后说,“社会主义是一部在曲折中前进的发展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是共产党人的精神财富,要把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联系起来,才能更好地弄清楚我们从哪里来、现在到了哪里、今后要往哪里去,从而更加坚定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

安徽师范大学高度重视“四史”学习教育,把“四史”学习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一项重要抓手,高站位谋划、高质量推进、高标准落实,把“四史”学习教育融入思政理论课改革创新全方位,融入立德树人全过程,推动党史学习教育不断走深走心走实,进一步教育引领全校师生在以党史教育为重点的“四史”教育中汲取力量、坚定信仰、明确方向、继续奋斗,真正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以昂扬姿态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努力奋斗。

原文阅读链接: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index.html?art_id=13347301405404248123&t=1621926787341&showmenu=false&study_style_id=feeds_default&source=share&share_to=wx_single&item_id=13347301405404248123&ref_read_id=9bce78a0-036a-49f6-84c6-ec01a4dec0a1_1621941176277

赭山校区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北京中路2号

邮编:241000

花津校区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九华南路189号

邮编:241002     电话:(0553)5910027

天门山校区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九华北路171号

邮编:241008

教育基金会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北京中路2号

邮编:24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