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几天刚开学,岳西县石关乡乡长叶先安给安徽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马星宇老师打来电话,对学院社会实践团队的成果表示了充分肯定,并邀请他和实践团队为乡里拍摄招商宣传片。而就在前不久,当实践团队结束行程离开刚要离开这里时,石关乡绿茵种植合作社负责人王家旺再次电话邀请即将离开岳西的“拾纪”学生创业团队到他家中签署意向合作书。这令来自该学院2019级广告学专业的董雨欣未曾想到的。作为学院赴岳西社会实践团队队长的董雨欣也是“拾纪”学生创业团队的负责人,就在来岳西实践的不久前,她和团队的创业项目顺利通过了学校“互联网+”校赛资格选拔。在岳西实践短短十来的天的团队为何吸引了茭白秸秆生态化利用带头人王家旺的目光呢?
事实上,王家旺与大学生创业团队的结缘是因为一场会——社会实践团队阶段性成果汇报会。在这场汇报会上,实践队员展示了团队为当地创意设计的一系列的文创产品、风光宣传视频等。原来,实践师生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专业所学优势对当地特色产业、人文风光行了一系列可视化设计,包括茭白logo、服饰类与生活类文化创意类产品等,并结合实际将可视化的广告牌、路标牌放到乡村具体位置,进行实景预览。就在那场会上,从事茭白秸杆深加工利用王家旺似乎看到了未来合作的可能,“你们给石关设计的茭白形象真好看,能不能也帮我设计设计啊?我们有原材料,有草编手艺,但不会设计,不知道编什么,没有宣传手段,你们这一群优秀大学生有想法,有能力,我们以后要多多合作哇。”他拉着实践队员的手动情地表示并邀请师生到厂子里看看。原来,王家旺从事的茭白秸秆编织主要做的是外贸出口订单,但苦于大山深处创意设计人才的匮乏很难形成自己产品的核心竞争力,产品附加值很难提上去。他在这群大学生身上却看到了希望。于是,团队在短短十来天的时间为他免费拍摄剪辑了《既要茭“白”也要“绿”》的产品宣传片,也设计了诸多款式的工艺品。这就更加增强了王家旺要与团队合作的意愿。“我一定要和他们签约合作,大学生的创意让我看到了茭白秸秆工艺产品的未来。”
和王家旺有共同感受的还有叶先安,他对大学生的创意给予了充分肯定,“同学们设计的这些文创产品都非常的贴近生活、很有活力,特别是反映了我们岳西的特色,希望同学们利用专业所学为老区乡村振兴出一份力。”事实上,这个实践团队就是这么想也是这么做的。“我们既要用镜头和文字反映老区的脱贫攻坚的可喜成果,也用要融合专业作品为老区热火朝天的乡村振兴鼓与呼。”这句话是团队指导教师马星宇和队员反复强调的。这个由新闻学、广告学、网络与新媒体、摄影、播音等5个专业的23位同学组成的实践团队,在岳西县实践的两周里深入了近10个乡镇20余个行政村,深入采访了10余位驻村工作队、产业发展带头人,深度融合的实践队员在在带队教师的指导下先后制作了风光宣传片《22℃小镇》、《我在高山种茭白》等多部人物纪录片,同时撰写了10余篇人物通讯和深度报道。“同学们的作品既展示了我们岳西的美丽风光,又在调研中为岳西乡村振兴找了问题,更发挥专业特长为岳西发展出了力!这才是我们最为期待的社会实践团队。”岳西县团县委书记储成焰在观看团队作品后如是表示。
“短短两周的实践,我第一次感觉到自己与乡村振兴这个国家战略这么近,为自己能够和同学们一起为乡村振兴出一份力而骄傲。”董雨欣说。
原文阅读地址:http://fx.farmer.com.cn/share/news/detail_index.html?contentType=5&contentId=27560&cId=0&we-media=1&fromFlag=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