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年‘船’承,千秋伟业。”身着黑色西服,佩戴着党徽的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路丙辉,手捧着刻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南湖红船模型向着教室内的学生讲授党的千秋伟业。课桌上,我国首艘航空母舰辽宁号模型熠熠生辉。
三十年的时间,路丙辉教授坚守岗位,为党育人,为国铸魂,积极创新思政课堂,使得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让低沉枯燥的思政课变得生动有趣,充满活力。
独创“丙辉漫谈” 成指路明灯
“学生的需要就是我工作的方向。”为了提高课堂效率,路丙辉独创提问式教学、场景式教学方式,注重与学生的课堂互动。一间教室、一位老师、一群学生、一个话题,便构成了路丙辉与学生沟通的全部要素。
他独创的谈话方式“丙辉漫谈”更是精准把握学生、社会动向,为校园内外前进路上迷茫的学生答疑解惑。
当学生迷茫、不知所措时,他的主题是“随大流,也是一种生活方式”;当社会上讨论“你幸福了吗?”,他的主题是“幸福三题——知福、造福、守福”。路丙辉的课堂往往会出现预约不上、抢不到位子的情况。尽管如此,在安徽师范大学花津校区行知楼教室里,学生们热情高涨,用心地听着老师的心得和感悟。
“路老师就像一个灯塔,我很庆幸我的学生生涯中能遇到这样一位老师。”一位在场的学生感叹地说道。
2021年建党百年之际,路丙辉被评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接见,并作为八名代表之一,参加中组部组织的“七·一”座谈会。
每一名学生都有自己独到特点
“人生就是一次温暖的陪伴。”路丙辉说道。他曾先后8年担任兼职辅导员,前后受聘担任7个学生社团的指导教师。在“学生德育研究会”终身指导教师任上,他曾先后指导学生万余人,连续21次获得校级优秀社团和6次校级“十佳”社团称号。
在担任辅导员期间,路丙辉用爱和实际行动关心着身边的学生。2002级思想教育专业的王亮(化名),成绩班级倒数第一,常年打架、逃课,是诸多老师眼中的“差生”。一次,作为辅导员的路丙辉让同学们写出“对辅导员的期待”,有一张纸上只有六个字“不要管我-王亮”。
这句话引起了路丙辉的关注。王亮来自于安徽某地农村,家境贫寒,大学的生活费要靠自己赚取。路丙辉得知后,帮助王亮积极寻找工作,一有时间便和王亮聊天,化解他心中的顾虑。慢慢地,在老师的感召下,王亮也规划起未来的人生。毕业前夕,他决心考取研究生学历,路丙辉十分支持,当年毕业,王亮考上了本校的哲学硕士,后至某高校教务处工作。
王亮重新定义了自己的人生,他早已不再是当年放荡不羁的少年。在老师的影响下,王亮还做起了兼职辅导员,模仿老师创办了“某亮漫谈”“某亮暴走”。2021年9月,王亮再次升学,成为上海某高校的一名博士生。他说:“老师在我心中埋下了真善美的种子,长大后我就变成了他。”
同样是来自安徽某市农村的学生赵勇(化名),进入大学后父亲早逝,家中的变故让他的性格日渐孤僻怪异,浑身上下充满了负能量。
他与路丙辉的“缘分”,源于赵勇在学校公告栏里看到的心理咨询师宣传海报。
抱着试试看的态度,赵勇找到了路老师。大三上学期末,赵勇因为颅内渗血造成的血块压迫视神经导致失明。路老师得到此消息后,立马放下手头工作,买好洗漱用品,送至医院。在得知赵勇的手术费用高昂、家中无力承担时,路丙辉在学校发起了募捐。
“我和你的同学都在外面等你,相信医学,相信医生,手术一定会成功的,你要坚强。”进入手术室前,路丙辉抱着赵勇说。手术结果很成功,赵勇获得了新生。
据赵勇回忆,手术前一天晚上,他一直呕吐,紧张。“第二天早上看到了路老师,我觉得安定了很多,那种感觉就像你不用担心,有一个人会替你把问题给解决。”
目前,赵勇已在沿海某城市安家落户,拥有了自己的事业。“在路老师身上,我能够找到一种父亲的感觉。”
30年的任教时间里,路丙辉从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他们来自不同的专业、地区,出现的问题也各不相同,家庭、感情、心理,对于每一位学生,路老师都尽心尽力,全心全意。据不完全统计,多年来,有600余名学生受到路老师不同程度的帮助与指引。
开通网络课程赋能思政课堂
为了帮助更多的师生,路老师与时俱进,主动利用网络途径,通过微博、微信、网页等方式更好地与老师、同学们交流。他曾自费两万余元,开设网络版的“丙辉漫谈”,涉及主题有情感、考研、心理、人际关系等;近些年,“丙辉漫谈”手机版开通上线,累计浏览量已超千万,年浏览量过百万。
路老师针对大学生中的各类问题发表微博2300余条,留言回复10000余条,网络线上答疑累计约30余万字,涉及受众2000余万人,陪伴着无数大学生找到自己的方向,在润物细无声中,改变一代又一代人的命运。
原文阅读地址:https://app.ahnews.com.cn/displayTemplate/news/newsDetail/915797.html?isDigital=true&isShare=tr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