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22日,《中国环境报》第3版刊发熊宇杰(我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撰写的文章《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体系的安徽高校实践》,文章从“生态文明建设的科研实践”“生态文明建设的智库实践”“生态文明建设的应用实践”三个方面介绍安徽高校如何立足安徽发展新阶段,以科学研究助力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重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复合生态系统。
现将原文转载如下:
作为生态类型丰富的省份,安徽正处于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的关键时期,为保护生物多样性、重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复合生态系统提供了典型的研究范例。
安徽省的生态类型多样、自然资源丰富,其生物多样性保护及生态平衡不仅影响自身发展,在长三角高质量发展中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当前安徽省经济总量已迈入全国第一方阵,但生态环境保护结构性、根源性、趋势性压力仍有待进一步缓解。安徽高校立足安徽发展新阶段,以科学研究助力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生态文明建设的科研实践
安徽高校正在加紧筹建江淮流域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重构安徽省实验室。安徽省地处南北气候和海陆过渡带的重叠地区,地理环境复杂,是对全球变化最为敏感的区域之一。这一实验室瞄准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系统重构领域的学科前沿和重大科学问题,积极响应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安徽省“着力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新兴产业聚集地、改革开放新高地和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区”的区域发展需求,通过生物多样性形成与演化机制、生态系统功能演变机制等重大基础理论创新,孵化生态系统动态监测评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复合生态系统重构等关键共性技术。
实验室以濒危的旗舰物种扬子鳄为代表物种,初步解决了扬子鳄规模化人工繁育技术等关键问题;开发了重点污染区域的智能监管软件,提出了基于复杂网络理论的多目标协同污染治理方案;紧扣长江大保护和美好安徽建设,开发了污染水土的生态修复技术,揭示了新兴污染物的生态过程,为保障国家生态安全提供了科技支撑。
生态文明建设的智库实践
扎实推进绿色高质量发展,既要注重效率,在确保生态安全的同时保障经济增长,发展生态经济;又要注重质量,用生态目标责任倒逼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转型;还要兼顾公平,即兼顾实现生态目标对不同人群福利状况的影响和不同地区之间发展水平的差异。
智库建设是生态文化体系建设的重要一环。安徽高校与宣城市人民政府共同成立了“生态环境与区域发展研究院”,围绕区域经济与生态环境协同发展、生态林业保护与改革、湿地保护、城乡及旅游规划等需求,打造区域生态经济、生态文化等方面的高端智库,为区域一体化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区域经济与生态环境协同发展提供决策和咨询建议。目前,智库已取得阶段性进展,如为安徽扬子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提供了《扬子鳄新增栖息地生境恢复与重建技术方案》,已修复和重建栖息地400多公顷,野外放归扬子鳄228条,为野生种群的复壮奠定了基础,为国家实施长江流域生物多样性保护发展战略提供了重要示范。
为进一步推动生态经济发展,安徽高校正在建设徽文化生态安全及文旅融合发展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从文化生态系统视域,聚合中国诗学研究中心研究成果、安徽文化研究成果与资料,以徽文化为核心与统领、以数字化技术为支撑手段、以文旅融合为方向,着力打造安徽诗路文化走廊,将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发展成为世界一流的旅游目的地,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示范。
生态文明建设的应用实践
安徽高校基于安徽省水土污染治理与修复工程实验室,聚焦芜湖水资源丰富的特点,与企业合作通过繁育濒临绝迹的贝类物种,建设了淡水贝类养殖基地,利用淡水贝类极强的水质净化能力,将生活污水资源化利用。在芜湖郊区陶辛镇的试点乡村恢复了沟塘、河湖、湿地等各类水体的自然连通,构建了长达5公里的全村水系循环系统。在此基础上,乡村发展了“荷”产业,同时打造莲产品加工产业和旅游产业,实现了乡村宜居、产业发展和农民致富良性循环。与此同时,安徽高校与安徽海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建设了安徽省高碳产业工程研究中心,与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打造了安徽省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共性技术研究中心,孵化生物固碳、节能脱硝、储能电池等技术,助力安徽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安徽高校的实践表明,综合性大学具有学科齐全的优势,要加快推进理工学科与人文社会科学的多学科交叉融合。在此基础上,立足于地方区域生态特点,形成政府—高校—企业的合作联动机制,打造从科研到智库再到应用的全链条平台。基于这一平台,充分发挥科学发现的应用价值,以目标导向推进工程技术的开发,助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
原文阅读地址:【中国环境报】https://res.cenews.com.cn/h5/news.html?id=1024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