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师大

【人民日报客户端】基层调研再出发:安徽师大师生赴江苏泰州调研小额诉讼适用状况

  • 时间:2023-04-14
  • 来源:
  • 作者:
  • 点击量:
预审 审核

报道转载如下:


回眸十年,小额诉讼程序始终蕴含着浓郁的民生底色,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推动普惠司法、降低诉讼成本、优化司法资源配置的效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调查研究是获得真知灼见的源头活水,是做好工作的基本功”,为丰富调研样本,优化数据结构,进一步探究小额诉讼程序适用中的成效与经验,安徽师范大学法学院小额诉讼调研团队赴江苏泰州三家基层法院开展调研。

image.png?x-oss-process=style/w10

要深入了解一项制度,就必须走出象牙塔,在调研中看到真实的适用状况。团队指导老师高永周谈到:“设立小额诉讼程序是民事案件繁简分流改革的一个重要举措。在10年这样一个时间节点上,我们的调研既有必要性也有重要性”。“团队前期立足安徽本省调研了7家基层法院,此次调研让我们明显地感受到,小额诉讼程序在不同省份的适用状况还是有比较大的区别,给了我们很大启发。只有我们走得更远、见得更多,才能更加深入地感受到一项制度的价值和生命力”,团队的另一位指导老师汪小棠老师总结道。

团队队长张瑞豪说:“跨省调研是挑战也是机遇,我们借此开阔了眼界,也一定会做出不一样的成果。”从安徽到江苏,团队历经9个月的调研,走访了10家基层法院,先后与60多位法律工作者面对面访谈,收集了大量的数据与信息。为了记录真实的制度适用情况,团队反复推敲修改调查问卷、访谈提纲等调研资料,及时整合多方面信息。围绕立案、审理、结案几个大环节分别向下设计,对诉讼各环节的问题基本做到全覆盖;在人物访谈上选取有代表性的法官进行交流学习,就是要尽可能做到全方位、多视角,让调研更有可信度与说服力。与此同时,团队还使用了相当多的专业设备,在每一个细节上都进行反复打磨。回顾泰州调研之行,团队对小额诉讼程序的适用状况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适用小额诉讼程序审理的案件通常有买卖合同纠纷、物业服务纠纷、交通事故纠纷等几种典型类型,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恰恰是在这种人民群众身边的“小案”中,才更能体现诉源治理的大意义。

image.png?x-oss-process=style/w10

一路走来,我们经历了太多的成长,也收获了太多的感动。团队成员们一致认为“我们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地把每项工作都做好,取得的成绩更像是水到渠成。这一方面要感谢老师们耐心的指导,另一方面与我们的团队合作也是分不开的。”

青春与热情联结,正义与温暖相伴。作为法科生,与时代同行是我们的幸运,与时代共进则更能彰显我们的价值。团队成员砥砺前行、久久为功,在调研中增长了见识、提高了素质、涵养了情怀、看到了司法领域改革的大趋势。我们相信,在无数优秀法律人的努力下,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定会不断提高,法治中国的建设也定会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


原报道阅读链接:【人民日报客户端】https://wap.peopleapp.com/article/7059454/6913077

赭山校区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北京中路2号

邮编:241000

花津校区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九华南路189号

邮编:241002     电话:(0553)5910027

天门山校区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九华北路171号

邮编:241008

教育基金会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北京中路2号

邮编:24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