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师大

【安徽日报客户端】声度|比选聘“非升即走”更重要的是辅导员考核

  • 时间:2023-08-29
  • 来源:
  • 作者:
  • 点击量:
预审 审核

文章转载如下:

最近,一些高校选聘辅导员时实施与专任教师招聘普遍采用的“预聘制”,即选聘的辅导员要经过首聘期的考核后才可签署长聘合同,否则将不再聘任。于是,诸如“辅导员也要非升即走了吗?”“求职辅导员也要这么卷!”的讨论在网络上不断出现。

辅导员选聘实施对岗不对人的编制投放,意味着辅导员进人关的严格把控,采取通行于专任教师招聘的“非升即走”政策,既表明高校人事编制的日趋紧张,也透露着高校期待通过这种严格的选人机制激发辅导员履职尽责、安心育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实施预聘制事实上就是辅导员进人的入口关更加严格,有利于激发新进辅导员工作积极性主动性,但问题的关键还在于辅导员工作该如何考核?只有建立科学的工作考核体系并运用好考核结果,才能引导培养出优秀的辅导员。

一直以来,作为“既是干部又是教师”的辅导员,因其职业门槛相对较低而成为不少毕业生进入高校工作的选择,而“人生导师”“知心朋友”的职业角色定位又使其陷入“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五加二”“白加黑”的繁杂工作状态。作为高校最基层一线岗位,辅导员是贯通理论教学课堂与社会实践课程的重要渠道,承担着政治领导、思想引导、心理疏导、行为教导、学业辅导、就业指导等职责,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是,不同地区和高校对于辅导员队伍建设重视程度不一,特别是事关辅导员职业晋升与发展的“双线晋升”政策往往口惠而不实至,谋求转岗的辅导员大有人在,即便有高校要求在入职时就签订在岗不少于4年、6年的协议,过高的队伍流动性仍是事实,这也自然造成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成了无源之水。有的辅导员或因转岗无望而在工作上更加佛系,甚至有人直接躺平。同时,囿于辅导员工作考核难以用专业教师课时、科研成果等量化指标考量,现有的辅导员工作考核难以起到激励先进、淘汰后进的作用,辅导员队伍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亟待调动。

显然,“预聘制”蔓延到辅导员选聘中表明这与以往惯常设置的试用期考核并不一样,毕竟较短的试用期并不能完全检验一个人履职尽责的工作能力和作风,且这种考核往往也流于形式,最终沦为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局面。辅导员选聘的“非升即走”似乎成为激发辅导员工作热情的一条鲶鱼。一方面从用人进口关较好地堵住那些以辅导员为跳板无心学生工作谋求转岗的人的门路,另一方面有利于激发全体辅导员工作的责任心进取心。但是,应看到,预聘制的实施自然会给辅导员特别是新进辅导员传导一定的压力,但数量规模巨大的存量辅导员的工作积极性又该如何激发,过高的队伍流动性又该如何控制才更值得关注。辅导员工作考核的科学性规范性与考核结果的适用,才是解决辅导员队伍建设问题的关键。

建立符合辅导员岗位实际的考核指标。辅导员不是专任教师也不可能替代教师,也不仅仅是行政管理干部,更不是后勤服务人员,其工作性质和岗位职责决定了其工作内容的庞杂,需要扎实的工作作风、严明的工作纪律等。所以,辅导员工作考核绝不能简单以教师的教学、科研标准进行考核,而要根据辅导员工作职责分类制定相应考核标准。应在把育人成效作为工作考核突出标准前提下,既要对基本的规定工作设定量化指标,也要对隐性的长期性育人成效适度考量,还要将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工作纳入进来。建立以学生测评为主干,以领导、教师和与辅导员工作相关联职能部门考核为核心,以学生家长等为补充的辅导员工作考核体系,避免辅导员介入并影响自身的考核过程,发挥考核标准作为引导辅导员全身心投入学生工作指挥棒的作用,让他们朝着学生工作的行家里手和思政工作的专家方向发展。

落实辅导员工作考核结果的奖惩运用。考核结果如果不与奖惩措施配套使用,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就会失去考核的应有作用。要在科学规划辅导员队伍建设路径基础上,将考核结果与辅导员事业发展密切相关的职级晋升、职称评聘、工作津贴、攻读学位、考察培训、项目申报直至转岗等进行挂钩,让干得好的辅导员既有荣誉又有好处。根据实际情况对确实达不到考核标准的辅导员进行末位淘汰直至辞退,让工作考核成为推进工作的硬指导和强约束。从这个角度说,选聘辅导员实施“非升即走”就有着鲜明的导向,在进口关就将那些企图佛系躺平、处心积虑谋求转岗的人拒之门外。考核结果只有与奖惩运用起来才会产生其应有示范效应。

建立辅导员安心学生工作的考核机制。从某种程度上说,辅导员是离学生距离最近、情感最亲的老师,因为他们在高校工作的最基层、学生工作的最前线。他们要花费大量时间精力处理学生学习生活的种种实际问题,还要坚守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显然,一支富有工作经验且稳定的辅导员队伍是学生健康成长之福、高校办学治教之福,“非升即走”并非要加速辅导员队伍本就很高的流动性,而必须在科学严格的考核下充分落实双线晋升政策,让辅导员能够看到事业发展的希望,安心学生工作。

无论是学生的健康成长,还是高校的安全稳定,辅导员队伍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要在建立科学的考核指标、严格的考核机制基础上落实考核结果的充分运用,规范的考核稳定而不是波动辅导员队伍,才是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要课题。


原文阅读链接:【安徽日报客户端】https://app.ahnews.com.cn/displayTemplate/news/newsDetail/313/933099.html?isShare=true

赭山校区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北京中路2号

邮编:241000

花津校区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九华南路189号

邮编:241002     电话:(0553)5910027

天门山校区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九华北路171号

邮编:241008

教育基金会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北京中路2号

邮编:24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