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道转载如下:

10月21日,由安徽师范大学和北京联合大学共同主办的“2023《旅游学刊》中国旅游研究年会”在安徽师范大学举行。会议以“自主知识体系构建与中国式现代化”为主题,讨论如何推动中国旅游研究,建构旅游学自主知识体系,为构建中国特色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会议现场。主办方供图
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常务副院长、《旅游学刊》主编严旭阳在致辞中表示,中国旅游业进入了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的新阶段,中国旅游的学术研究开启面向未来的新篇章。安徽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高峰总结了安徽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在旅游学科建设、旅游人才培养、科研创新与应用研究方面的工作。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政策法规处处长杨柳表示,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以高水平的研究推动旅游业的高质量发展。
开幕式结束后,年会举行了大会主题报告。主旨报告第一环节由安徽师范大学科研处副处长、地理与旅游学院教授王朝辉主持。复旦大学本科生院院长、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吴晓明发表了题为《中国学术的自我主张》的主旨报告。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主任戴斌认为,要从指导思想、组织建设、团队建设、社会服务与宣传阵地等5个方面落实稳步推进科研质量提升策略。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院长戚聿东认为,数字经济发展的着力点应围绕突出加强数字技术的原始创新、加快实现技术标准国际化、超前布局数字基础设施、加强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打造金融资本的长期主义增长模式以及加快弥补数字人才供给缺口等6个方面展开。
主旨报告第二环节由中山大学旅游学院教授孙九霞主持。北京大学社会学系主任周飞舟认为,应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性”,实现“乡土伦理” 在城市中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安徽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教授陆林从学术挖掘、经验提炼、国际对话3个视角对构建旅游学的地域类型知识体系作出展望。

圆桌论坛。主办方供图
主题报告结束后,平行论坛会议相继开始。据了解,本届年会共设18个平行论坛,31个分会场,同时,本届年会为了深化与业界的沟通交流,加强对旅游教育和学科发展的支持,特设“地方文旅发展经验与模式”以及“旅游教育与学科未来”两个圆桌论坛。圆桌论坛结束后,《旅游学刊》执行主编张凌云主持了2022《旅游学刊》年度优秀论文以及2023年会优秀论文表彰仪式。《旅游学刊》编辑部副主编、编辑部主任吴巧红宣布了2024年《旅游学刊》中国旅游研究年会承办方为华侨大学。

会议闭幕。主办方供图
此外,第十二期《旅游学刊》国际旅游高级研修班同期举办,研修班主题为旅游前沿理论与研究方法。研修班邀请了美国俄勒冈大学地理系教授苏晓波、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教授章锦河、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教授戴俊骋和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周飞舟进行授课,来自全国400多名学员参加了研修班的学习。
原报道阅读链接:【人民网】http://art.people.com.cn/n1/2023/1027/c41426-401048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