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道转载如下:
从新安理学、新安朴学,到新安医学、新安画派;从徽派篆刻、徽派书版,到徽派建筑、徽菜、徽剧……多种多样又风格鲜明的内容组成了灿烂的徽文化地域文化体系。脱胎于山越文化、新安文化,融合了中原文化,独特的徽文化在当今可以给我们提供什么重要价值?记者就此采访了安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沈世培。
记者:徽文化中蕴藏着什么样的精神?
沈世培:在古徽州地区诞生并发展的徽文化是中国三大地域文化之一,是华夏文明传承和发展的“活化石”。徽文化在建筑、医学、教育、科学、商业、哲学(理学)、艺术等方面创造了卓越的成就。
徽州在古代被称为“东南邹鲁”,就是因为徽州文化昌盛,始终传承着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强调修、齐、治、平,富含着奋进、创新的人文精神。这种强大的人文精神是新时代安徽文化的重要源泉。
记者:徽文化应该如何立足新时代?
沈世培:包括徽文化在内的安徽文化随着时代发展进入了新时代。当代安徽文化处于转型期,开始从农业社会文化向工业社会文化转型。转型期的文化比较复杂,新旧交替,内外影响,正面和负面并存,错综复杂。
徽文化,是安徽文化的一张名片,是具有全国影响的文化,与江南文化紧密相连,徽学研究成为中国历史学的显学。徽文化和其他地区文化一样,须紧跟时代步伐,不断丰富文化内涵,发展新时代安徽文化。
拓展研究内涵,就是要研究徽州文化与安徽文化以及中国文化的大文化关系,认识到文化软实力可以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重要的精神动力与人文支持。
记者:徽文化可以为当下的社会发展提供什么精神动力?
沈世培:近年来省委省政府提出从“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的战略,强调了文化在强省中的重要地位。因为一个经济发达、科技先进的社会,如果没有先进的文化,这个社会就缺乏了韵味,没有了灵魂,没有了软实力,这样的社会就难以持久。所以,在当今,积极发掘徽文化中奋进、创新的人文精神,并加以时代化更新,仍有非常大的积极意义。
像徽商号称“徽骆驼”“绩溪牛”,其艰苦创业、百折不挠、契约为重、诚信经营、热心公益、回报社会的文化精神,是我们今天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精神源泉;他们亦商亦儒,贾而好儒,重教兴学,办戏班,收藏,刻书,兴诗会等,在经商同时,不忘培养人才, “业儒则佐之儒,材可贾则导之贾”,推动文化进步。
再如以戴震为代表的朴学倡导“民本”“民富”“民主”思想。徽州士子积极进取,“一门九进士,六部四尚书”,“连科三殿撰,十里四翰林”,在博取功名同时,不忘为国为民,建功立业。黄山黟县西递民居对联有曰“几百年人家无非积善,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就是要求子孙重视积善、诗书传家,这些都和我们现在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契合的。
原报道阅读链接:【安徽日报】https://szb.ahnews.com.cn/ahrb/layout/202311/14/node_09.html#c1003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