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经济管理学院) 12月11-13日,由我校主办,经济管理学院承办,科研处与国旅学院协办的“中国空间经济学研究会第七届年会暨中国区域经济新常态学术研讨会”在赭山校区田楼报告厅成功召开。本届年会的主题是“空间经济学与中国区域经济新常态”,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吉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西南民族大学、首都经贸大学、江苏师范大学、上海对外贸易大学、安徽师范大学以及中国科学院、中国社科院、建设部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区域协会等60多所高校、科研机构、党政机关和媒体的210余位专家和代表齐聚一堂,围绕这一主题进行了热烈而深入地研讨。

12日上午,年会开幕式由我校经济管理学院院长马陵合教授主持,我校副校长朱家存教授出席开幕式并致欢迎辞;上一届年会轮值主席江苏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院长沈正平教授致辞。中国人民大学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所所长孙久文教授、上海财经大学区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张学良教授、中科院地理所金凤君研究员、安徽师范大学科研处处长陆林教授、南京师范大学蒋伏心教授、中国区域协会主任吴殿廷教授、中国人民大学陈秀山教授、上海对外贸易大学张翼飞教授、南开大学安虎森教授等9位知名专家与学者分别作了大会主题报告。

12日下午,与会代表分四个会场进行小组讨论与交流。在“空间经济学理论与实践”会场,发言围绕着新经济地理学、演化经济地理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地理学、区域差异与环境等主题展开。在“区域战略与协调发展”会场,发言围绕着“一带一路”战略、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自贸区等主题展开。在“城镇化与城乡统筹”会场,发言围绕着城市效率、城乡一体化与城市房地产价格等主题展开。在“产业、金融与公共政策”会场,发言围绕着技术进步及其空间溢出效应与公共政策等主题展开。在各分会场,与会代表就发言进行了深入而热烈地讨论,极大地增进了我们对问题的认识。
1
2
月13日
为我国国家公祭日。13日上午8时00分,与会代表全体肃立,奏唱国歌,并默哀1分钟,悼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和所有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期间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者。
13日上午8点30分,空间经济学年会闭幕式由我校经济管理学院周端明教授主持,首都经贸大学张强教授、西南民族大学郑长德教授、吉林大学赵儒煜教授、建设部城市规划研究院副所长陈明高级规划师、浙江大学陈建军教授、江苏师范大学蒋涛教授等6位知名专家与学者作了大会主题报告。西南民族大学何雄浪教授、南开大学薄文广博士后、南京大学博士后颜银根与湖南商学院城市化研究中心首席专家何文举教授分别代表所在分会场进行了总结发言。
闭幕式上,南开大学
安虎森
教授对本届年会进行了总结。他肯定2015年年会是一次非常成功的学术盛会,指出“空间经济学在我国未来的发展必将大有作为,对我国的统筹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空间经济学理论对我国国内外复杂的地区区域关系和国内经济发展具有很强的预测和解释能力。面对东部崛起、西部大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相互补充相互发展的战略格局和我国城乡差距、居民收入差距、地域发展差异大等问题,给空间经济学的实证研究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以空间的视角来解释我国地区格局的变化和发展是摆在空间经济学面前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十三五”时期,是我校向一流大学目标迈进的重要时期。经济学学科是我校富有特色和极具发展潜力的学科,也是我校在“十三五”时期着力建设,向区域特色一流学科冲刺的学科之一。在本次年会上,我校陆林教授做了题为“都市圈乡土-生态空间的认识”的大会主题演讲,周端明教授、张廷龙教授、孔庆洋教授、姚国荣教授、赵春雨副教授、朱兵副教授、汪洋副教授、韩玉刚副教授、江争红博士、胡小文博士等在分组讨论中宣读了自己的成果,因此,此次大会也彰显了我校在空间经济学和区域经济学方面的研究实力。本次学术年会的成功举办,为进一步推动空间经济学的学术进步及其在中国的发展提供了“合作、创新、发展”的平台,也是我校首次举办经济学界的全国性学术大会,为促进我校师生与其他高校及研究机构的学术交流提供了重要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