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总结与展示暑期社会实践成果,9月29日下午,数学与统计学院在文典楼C108报告厅举办2025年“行走的思政课”暑期社会实践课程团队结项答辩会。学院党委副书记芮先红、统计系副主任王佩君、院团委书记江锐、院团委副书记潘楠楠,辅导员毕昌喜、陈孟奇、朱荣祥,各实践团队代表、2025级新生代表共同参加答辩汇报会,思政指导教师曹明臣受邀出席活动并担任评委。

会上,本年度学院派出的26支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围绕“走-看-讲-思-做”等内容依次进行了成果展示。各团队通过PPT讲解、视频播放与数据分析等形式,全面复盘了实践过程。其中,“数学π递”系列团队展示了在芜湖、宣城等地将数学知识与红色文化、心理教育融合的创新支教模式;“大数据+X”产业调研团队汇报了在南京、芜湖多家企业,运用专业知识分析产业现状、助力数字化转型的调研成果;“雷锋驿站”专项团队则分享了深入社区、乡村开展理论宣讲、关爱“一老一小”等公益服务的暖心故事。现场汇报内容丰富、亮点纷呈,充分体现了数统学子扎实的专业素养与服务社会的责任担当。

思政指导教师曹明臣在总结点评中,用“广、丰、专、合”四个字高度概括了本次实践活动的特点,即实践地域广、主题丰富、专业特色鲜明、团队协作高效。他鼓励同学们要继续保持深入社会、观察思考的习惯,勇于打破认知局限,将个人成长融入时代发展,在实践中厚植家国情怀、坚持知行合一。

本次评比汇报会不仅是对暑期社会实践工作的系统梳理和集中检阅,更是一场生动的学习交流课堂。学院将持续深化“行走的思政课”实践育人品牌,积极探索“走-看-讲-思-做”模式,引导学生在服务国家与人民的实践中增长才干,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