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纸艺术作为一项中华优秀传统艺术,越来越淡出了当代大学生的生活。为重拾大学生对剪纸艺术的兴趣,增强大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从2015年1月至4月,德雅书苑历经四个月筹备,开展了“剪纸艺术进校园”的系列活动。
诚心寻访:德雅书苑访名师 老年大学出高手
2015年1月,德雅书苑负责人杨穆龙老师携部分学员一同前往芜湖市繁昌县老年大学,拜访老年大学教导主任、老年书画联谊会副会长翟晓玲。翟老师时任老年大学剪纸班的授课老师,长期身体力行宣扬、传播着中华传统剪纸艺术。
翟老师热情带领师生一行参观老年大学的各个上课教室及作品展览室。形态各异、优美精致的手工丝网花;磅礴大气、笔走龙蛇的书法;文采斐然、行云流水般的诗集创作;淡逸劲爽、水墨渲淡的绘画……一个小小的展览室仿若变成了艺术的长廊,带着美和意蕴呈现出一场视觉盛宴。学员们不禁感叹道:“高手出自民间。”
在翟老师看来,“每一幅剪纸作品也要有自己的创新风格。”凭借着爱好和兴趣,翟老师和老人们对剪纸艺术的热忱以及那些栩栩如生的剪纸作品让人油然生发出一股敬佩之情。
此次走访中,翟老师反复表达:“希望多给大学生讲讲剪纸的艺术,让他们感兴趣,多了解,多实践,这样剪纸艺术才能后继有人”,并应邀下学期为德雅书苑学员们上一堂精彩的剪纸手工实践课。没有名利的左右,抛却物质的利诱,老人们凭着对中华剪纸、书法、国画等传统艺术的热爱,以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为使命,秉持“活到老,学到老”的理念,始终对学习和创作葆有热忱。除了那些令人叹服的手工作品和书画艺术,更令学员们动容的是老人们戴着老花眼镜一丝不苟地看书、习字、作画、剪纸的虔诚姿态。
筹划布展:三度寻访终落实,各项活动齐开展
为尽早落实在安徽师范大学布展剪纸作品,四个月期间,杨老师与书苑学员三度寻访繁昌县老年大学,与剪纸老师们协商落实。
为期一周的展览于4月18日上午在敬文图书馆大益爱心茶室着手布置。杨老师亲自带领德雅学员前往繁昌县老年大学搬运剪纸作品,老年大学五位老师一同前往目的地布展。老师们分别将10多个主题、400余幅作品布置完毕,展厅焕然一新。
本次剪纸展览中涉及《金陵十二钗》、《猫趣图》、《青花瓷》、《人物群像图》、《反腐倡廉》等主题组图,也包括由不同的剪纸技法、素材组合而成的单幅作品《蝶恋花》、《花仙子》等。布展结束后,已有不少的学生闻讯而来。他们面带讶异之情,对剪纸作品的高超技艺赞不绝口,久久伫立欣赏不愿离去。
布展期间适逢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张新科教授做客安师大,有幸邀请张教授及安师大皖江学院副院长俞晓红教授等各位导师共同欣赏剪纸作品。导师们连连赞叹剪纸作品栩栩如生、活灵活现,“让当代大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传统文化、了解传统艺术,德雅书苑迈出了成功的一步。”张教授在参观过程中如此说道。
正式开讲:实践课堂齐动手 中外友人同参与
为使学员对剪纸艺术有更多了解,4月22日下午,德雅书苑“纸境课堂”如约开讲。繁昌县老年大学教务主任翟晓玲老师担任主讲人,现场200余人共同聆听,更有10余位安徽师范大学孔子学院的来自泰国、印尼、安哥拉等国留学生慕名前来。
翟老师从剪纸的起源开始说起,并为学员们展示了古代剪纸最初作品《对马》、《对猴》。接着,翟老师分别从剪纸的主体与传承、形式和特点四个方面向学员们讲述了剪纸的发展历程、纹样与分类。同时辅以剪纸作品加以示例,让学员们更加直观的认识了阴剪阳剪的手法、拼色填色的技巧。之后,翟老师亲自作示范,教授学员们一些简单的剪纸技巧,学员们自备铅笔、剪刀,红纸由书苑提供。翟老师从简单的圆圈开始教授,剪刀从中间逆时针旋转剪出一个圆圈。学完了一些简单的圆圈、月牙、锯齿等剪纸图案,翟老师正式教学员剪“蝴蝶”,学员们跟随翟老师的笔画在红纸上画出一只自己的“蝴蝶”,然后在翟老师的悉心讲解下以及台下三位老师的辅助下,剪出了一只只形态各异的“花蝴蝶”。学员们各个兴致勃勃,认真摆弄自己的首幅剪纸作品。留学生们也兴致盎然,纷纷出色完成了自己的剪纸作品。
讲座结束后,剪纸老师们精心为学员们准备了自己完成的剪纸作品,并将“燕子报春”、“蝴蝶迎春”的窗花剪纸图样赠与每一位在场学员。老师们精美的“福娃”、“猫头鹰”、“五福捧寿”等剪纸作品被学员们一抢而空。老师们的剪纸作品精妙之处在于引用传统手法加以不断创新,融进新的技法、形象,并紧密结合时代热点从而创作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剪纸作品。学员张婧琳激动地表示:“这样的剪纸实践小课堂让自己受益匪浅,希望今后有更多的机会参与这样的活动。”
剪纸艺术作为一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力弘扬传统文化的今天,更有必要引进大学校园让当代大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了解、传承剪纸文化。德雅书苑秉承弘扬国学与传统文化的宗旨,引进民间剪纸艺术,提升大学生审美素养,同时扩大大学生传统文化的知识层面,进一步增强校园的文化氛围,让艺术感动生活。(德雅书苑 唐霞 章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