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外国语学院 卫丹丹 赵昕蓓 赵华杰)回归传统文化,常怀感恩之心。为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外国语学院于近期启动第二届传统文化教育系列活动。4月19日晚,周元琳教授应邀为外院学子讲授《活在感恩的世界》,拉开了系列活动的序幕,辅导员赵华杰和2014级全体同学一起聆听讲座。
报告会上,周老师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开篇,与在座的同学们分享了自己生活中点点滴滴值得感恩的小事。随后,她又围绕家人、师长和祖国三个方面的内容,与学生们畅谈了在当今感恩意识日渐缺乏的社会背景下,常怀感恩之心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周老师指出传统文化是民族之基、国家之魂,感恩是为人之本、立身之德,中国从古至今便有“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投我以桃,报之以李”等佳话美谈,只有人人以感恩之心相待,我们才能时刻生活在一个充满感恩的世界里,感受到幸福快乐,才能在一个和谐健康的社会环境中更好地继承传统、发扬传统。最后,周老师带领大家解读《论语》中的两句名言,“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其中的深层做人哲学应是坦然做人,择宽待人,要坚持慎独,敢于坚持自己的理想。周老师朴实自然、平易近人的话语令同学们印象深刻,备受鼓舞,同学们纷纷表示会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树立感恩意识,常怀感恩之心,常为报恩之行,善待他人,以实际行动传承传统文化中的优良品德。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感恩是美好的个人品德,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题中之意。据悉,本次感恩教育只是外国语学院第二届传统文化教育系列活动之一,学院随后还将开展一系列的教育实践活动,让学生切实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帮助学生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精华、培养优良品质,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为培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者作出积极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