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大快讯

【青春三下乡】围绕专业,强化指导,美术学院暑期社会实践突显专业实践育人成效

  • 时间:2019-07-26
  • 来源:
  • 作者:
  • 点击量:
预审 朱琳 审核 徐成进

本网讯(美术学院 李高举)美术学院2019年暑期社会实践紧密结合美术与设计两个大类专业,强化暑期社会实践全过程指导,坚持开展“美育”“美丽乡村”“艺术创作”等特色社会实践项目依托教育部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徽州三雕开展徽文化传承与保护调研实践,培养一批暑期社会实践学生骨干,250余名学生暑期专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贡献。

美育聚梦课堂:传播美育,汇聚艺术梦想

学院结合美术学师范专业特点,先后组建6支暑期社会实践团,70余名同学赴芜湖等地开展“美育聚梦课堂”艺术支教,服务支教学生200余名。开展“美育聚梦课堂”艺术支教,是美术学院在传承“社区美术学校”志愿服务优良传统的基础上,推动形成美育知识普及和教育的重要平台。2019年暑期,美术学院在以往实践平台的基础上,联合弋江区民政局设立志愿者实践基地,推动“美育聚梦课堂”走进更多的大、中、小学生之中,为美育教育贡献大学生志愿者的智慧和力量。

 

 

助力美丽乡村建设:六年坚持,让乡村更美

学院结合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绘画等专业特点,组建“助力美丽乡村建设”暑期社会实践团队3支,30余名同学赴宣城、芜湖等地开展乡村墙绘,志愿者们顶着烈日,冒着酷暑,绘制乡村文化墙1500余平方,用专业知识为安徽美丽乡村建设贡献大学生志愿者的光和热。从2014年开始至2019年,6年坚持,美术学院大学生志愿者抒写着在美丽乡村建设路上的坚守和执著。

 

 

徽文化传承与保护:打好“徽”字牌,传承好非遗文化

学院结合工艺美术、雕塑等专业特点,依托教育部中华传统文化“徽州三雕”传承基地,组建实践团队5支,60余名同学在专业教师程奇、王春雷、程国栋、刘坛茹等老师的带领下赴黄山、宣城、芜湖等地,历时10余天调研,通过问卷调查、访问等调查方式深入挖掘徽州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从而实现时代要求与历史传承的有机结合和传承创新,以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主题艺术创作:感悟革命历程,献礼建国70周年

学院通过整合美术与设计专业教师和学生资源,组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主题艺术创作团队,在杨涛等专业老师的指导下,围绕建国以来的新中国发展历程,开展国画、油画、书法、版画、动漫、海报设计等艺术创作,全面展现专业实践成果,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

 

美术学院2019年在立足暑期社会实践动员暨团队立项培训、立项答辩、社会实践专题暨安全教育培训等专题培训,强化暑期社会实践策划、立项、实践准备等全过程指导的基础上,有效联动教学和管理团队,强化专业教师指导,做到每一支团队都有教师指导,每一支重点团队都有教师全程跟队实践。学院暑期社会实践紧紧围绕专业,突出美院专业特色,成效显著,实践活动先后受到了人民网、中国网、中新网、中安在线、安徽日报、宣城日报、芜湖日报、歙县电视台等各类新闻媒体的报道。

 

赭山校区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北京中路2号

邮编:241000

花津校区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九华南路189号

邮编:241002     电话:(0553)5910027

天门山校区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九华北路171号

邮编:241008

教育基金会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北京中路2号

邮编:24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