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文学院 李明珠)文以相承传其道,行以致远载芳华。自7月5日起,文学院各团队奔赴不同地区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为弘扬经典,展现传统文化的魅力与价值,文学院学子展开了一场文化探寻之旅。
明德惟馨,文以启智扬经典
7月6日,文学院赴苏州德善书院“弘扬经典,立德从善”暑期调研团队来到苏州市沧浪实验小学,感受课堂上的经典相传。在学生进行三礼后,《千字文》教学正式开始。德善书院通过先知礼、后识文的方法,将传统文化的内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使得学生获得较为感性的认识。同时,老师将吟唱形式引入课堂互动,丰富教学形式,于寓教于乐中帮助学生理解古代文字,展现文化魅力。文学院赴良梨“寻‘梦’经典,智教春蕾”暑期支教团队来到春蕾学校,走近孩子,埋下文化的种子。从烟波浩渺,巍然壮阔的《观沧海》讲解到古拙多变、体正势圆的篆书书写,再到《大道之行也》的赏析与展望,“寻‘梦’经典,智教春蕾”团队与孩子一起感受诗意,品味文化。


继往开来,雅俗共赏承技艺
为加大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保护程度,推动技艺传承。文学院赴繁昌剪纸团队来到繁昌老年大学,在校教务主任兼剪纸特级教师翟晓玲老师指导下,学习剪纸技艺。结合理论与实践,翟老师为团队详细介绍了剪纸文化的渊源与发展现状,并拿出红纸和剪刀,带领团队进行剪纸,从简单的基础图案练习到简易花朵剪纸和昆虫剪纸,队员们加深了对剪纸的理论知识的了解,进而掌握基础花样的剪法。文学院赴良梨“寻‘梦’经典,智教春蕾”暑期支教团队来到砀山县对黄兴桥进行了一次专访,去探索年画里的故事。据黄老师讲述,年画分为木刻年画与手绘年画两种,作为传统习俗的一种,年画象征着祈福喜庆,展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望。而在传统文化备受重视的今天,年画同样应该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并传承这门技艺。

上下求索,对话经典永流传
探寻文化,在交流中提升。文学院赴芜湖“流芳经典,中外偕行”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与芜湖艾斯通国际教育机构的外教们共同开启了一场富有中国特色的DIY现场秀。在这场文化的交流之旅中,团队与外教共同分享中外文化故事,学习多彩的中国画,制作团扇与发簪,促进文化的交流与提升。同时,针对中外文化差异,团队对不同年龄段的人进行了街头访问和问卷调研,在提升团队组织能力的同时,扩大文化调研影响力、感召力。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炎炎夏日,携着初心,各团队开展各色各异的暑期社会实践,发扬实践精神,扎实专业基础的同时拓展自身素质,磨炼青春意志。在这场探寻文化之旅的路途中,文学院学子通过支教、调研等平台学习经典,感悟传统,传递文化信念,发扬文化精神,展现文学院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