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物电学院团委)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自7月6日物电学院全面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以来,学院专业教师、党政班子不惧酷暑、长途跋涉,赴生产车间、赴支教基地、赴创新课堂,一线指导、慰问实践团队。
教师一线指导
石建平,教授,博士生导师,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负责人。指导团队:物电学院赴芜湖宏景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实习团队
在芜湖宏景电子生产一线,石建平老师与实践队员们一道了解工厂生产流程,认真询问队员们实践期间在工厂所进行的工作以及自身对各自岗位的了解,对队员进行业务指导。石建平老师告诉队员们要珍惜此次实践机会,学习尽可能多的知识,学校与企业是两个不同的课堂,懂得理论结合实践,在实践中勤于发现问题、善于全面思考、敢于提出建议。

石建平老师生产一线指导实践
刘小明,教授,博士生导师,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负责人。指导团队:物电学院赴芜湖英奇电子实习调研团队
在芜湖英奇电子公司,刘小明老师认真听取每位实践队员的学习体会。他鼓励大家能够把握好这次宝贵的暑期社会实践机会,积极请教企业工程师,要“能用众力,则无敌于天下矣;能用众智,则无畏于圣人矣”。他叮嘱实践队长,要保证所有成员在社会实践中都有所收获,集思广益,将团队力量发挥到最大化。

刘小明老师与企业负责人、实践队员交流产品工艺
汪志荣,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物理教师教育教研室主任。指导团队:物电学院“千方爱心学校”赴枞阳县旗山小学支教团队
在枞阳旗山小学,实践前几天,汪老师从多个方面对团队做出了详细的指导,与团队队员共同讨论活动安排。启动仪式上,汪老师明确了支教活动的意义是“传递爱,传递教育”,课堂教学开展重在培养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座谈会上,汪老师强调自己作为团队的一份子,一定要和队员们一起将支教工作做好做实。

汪志荣老师参加团队捐赠仪式
丁绪星,教授,硕士生导师,物联网技术学位点点长。指导团队:物电学院赴芜湖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实践团队
丁绪星老师以“万物互联,大众创新,万众创业”为主题,对“双创班”的学员们进行创业中的实操指导。他指出,创新创业是大势所趋,学员要培养敏锐的洞察力,聚焦社会热点,在学校努力学习专业知识,理论联系实践,为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丁绪星老师为“双创”班学员讲授创业之路
学院党政班子慰问
李娟,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党委书记。慰问团队:物电学院“千方爱心学校”赴宿松县洲头中学支教团队,物电学院“千方爱心学校”赴枞阳县旗山小学支教团队
在宿松县洲头中学,李娟书记观摩了“为祖国送上生日祝福”主题演讲比赛。她表示,此次演讲比赛的主题贴近学生生活,符合时代特色。在队员宿舍,她细心询问住宿、饮食情况,高度赞扬了团队每日三餐由队员轮流做饭的生活实践。她强调,同学们要珍惜这次支教机会,将获得的经验转化为实践,回报社会;大家是孩子们的小老师,要明白自身的责任与担当;要学会克服实际困难,锻炼生活能力,在授课中进步,在实践中成长。

李娟书记关心实践队员生活起居
在“千方爱心学校”基地——枞阳旗山小学,李书记在观看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老师的授课情况后说道:“对于一二年级的小朋友来说,学会规范自己的行为比学习课本上的知识更加重要,高年级的学生课堂氛围相对较好,但不管什么类型的课,对学生来说一支笔、一个本子是每堂课必不可少的工具。”座谈会上,她肯定了团队的支教工作,提出了团队的“四好”:地方好、内容好、模式好、制度好。她强调,教学准备有“两备”,一是备学生,要以生为本,了解学生的特点和学生已学的知识;二是备内容,要明确教学目标,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做好准备。

李娟书记与实践队员进行座谈
郑贤锋,教授,博士生导师,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院长。慰问团队:物电学院赴六安德天小学爱心支教团队,物电学院赴合肥通威太阳能实习调研团队
在六安市德天小学,郑贤锋院长专题调研爱心支教工作并参加基地揭牌仪式。他来到支教队员们的备课室,与支教队员们亲切交谈,关切之情溢于言表。“住宿困不困难?在这里住的习惯吗?平时是怎么来上课的?”当得知支教队员们一般都是步行从住处到学校时,郑院长叮嘱大家一定要注意人身安全,结伴而行。揭牌仪式上,郑院长勉励支教队员们要在新的环境里不断学习,展现新时代大学生不怕困难、奋勇向前的优秀品质,把新青年的活力和激情带到支教课堂,高效、优质地完成支教任务。

郑贤锋院长指导实践队员如何开展课堂教学
在合肥通威太阳能公司实践座谈会上,郑贤锋院长肯定实践团队多年来接力实践的举措,他指出,早八点到晚八点12小时的高强度工作是对大家的磨练,生产一线同学们更能体会到科技进步的需要、知识人才的力量。他强调,同学们要珍惜宝贵的学习机会,把握每一次提升自我的机会,虚心学习,思考每一个变革创新的想法,做一位优秀的师大代言人,展现师大学子的优良学风和吃苦精神。

郑贤锋院长慰问合肥通威太阳能实践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