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课异构话交流,异彩纷呈展风采
本网讯(附中 王万元/李居旖)为了给教师提供更好的交流互动平台,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推动教师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10月27日下午,芜湖市首届高中英语“同课异构”课堂教学团体交流研讨活动在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下称附中)萃文楼四楼多媒体教室举行。芜湖市湾沚区教师发展服务中心教研员沈世虎和附中英语教研组长孙海燕共同主持此次活动。附中副校长毛宣海到场并致欢迎词。全市近百位高中教师参加了此次活动。
执教的两位教师分别是来自芜湖市十二中的姚玉春和田家炳实验中学的周靖,她们执教的课题是译林牛津高中英语2003版模块五第三单元的“Welcome to the unit(译文:欢迎来到这个单元)”。姚玉春对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学习进行切实可行的方法指导,课堂中时刻不忘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通过“science(译文:科学)”一词引领学生开启发散性思维,结合单元主题带着学生一路欣赏着“Achievements in biotechnology(译文:生物技术成就)”,围绕着本节课话题“Cloning is one of the more forward-looking technologies(译文:克隆技术更具前瞻性).”对学生循循善诱,既有特色,又能深入浅出,切实使每一个学生都在原有基础上跟随老师开启了一段从无到有的“Cloning(译文:克隆)”科幻之旅。周靖巧妙地利用教学机智与学生交融在欢乐的课堂之中,通过一则中国古代经典动画“天书奇谭”中的视频片段,促使学生“科幻想象”的思维导火索一触即发,为破解预设问题“If you want to share some pictures or stories with your friends when they are not around, what will you do?(译文:如果你想在朋友不在的时候和他们分享一些照片或故事,你会怎么做?)”在学生原有基础上获得最大化的生成发展打开话匣子。点评教师附中王万元指出,两位教师都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课堂气氛活跃而轻松,做到了“同中求异,异中求同”,体现了教师良好的学科素养和扎实的教学基本功。虽然两位教师执教同一课题,但两位老师都展示了各自朴实的教学风格,对教材不同的处理、对学生不同的学习方法指导、板书设计等各有千秋。
课例展示后,在研讨、交流环节,来自十二中的姚晓磊、谷子兰和田家炳实验中学的周文培、姚敏四位老师对各自学校的课题准备,课堂预设,授课流程、教后反思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解说。点评教师芜湖一中李敏和附中王万元两人从课堂引入、流程安排、教学选择、教育思想的渗透等方面细致地解读了两位执教老师的教学智慧和理念。
芜湖市教科所副所长兼英语教研员吴友义进行了高屋建瓴的点评。吴友义结合自己的听后感悟并带着一种谦卑的态度选择两位老师好的地方,提示与会的听课老师们积极去学习,不足之处则恰到好处的进行了指正。
会后,沈世虎有感而发道,“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不同的构思设计,演绎了课堂的多样纷呈。风格迥异的两节课,彰显了高中英语课堂的多彩魅力。孙海燕则总结道,此次交流研讨活动引发了智慧的碰撞,长善救失、取长补短,已经深入人心,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产生了心灵上的共鸣,从教学方法、教学理念、教学艺术等方面影响了全体与会教师,为教师专业成长和学校 “教研两相生”起到促进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