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至11日,第十届“挑战杯·华安证券”安徽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终审决赛在安徽理工大学落下帷幕。经过激烈角逐,学校荣获大赛“优胜杯”。我校选送的作品获得一等奖6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5项,获得省赛一等奖的作品全部被推荐参加国赛,数量并列全省第一,参赛积分总成绩位列全省第三,取得新的突破。
本届大赛由共青团安徽省委员会、安徽省教育厅、省科协、省社科院、省学联共同主办。自今年2月启动以来,全省共有10万名大学生、1万件作品报名参赛。经过校赛和省级复赛,共有来自85所高校的299件作品进入省级决赛。经过决赛激烈角逐,我校文学院王倩等同学作品《乡音何处寻:方言保护传承的困境与出路》(指导教师:徐建、陈骁、杨玉婷),法学院张瑞豪等同学作品《多快好省:小额诉讼十年回眸(2013-2022)》(指导教师:汪小棠、高永周),法学院梅露等同学作品《弥沟增效:新时代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教育现状与对策调研》(指导教师:仇凤仙、蔡志鹏),法学院梁詠岚等同学作品《“双减”背景下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困境与出路》(指导教师:陈爱如),物电学院杨珍等同学作品《车芯智控——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的新型显示控制器》(指导教师:丁绪星、冯友宏、高菲菲),物电学院魏潘晨等同学作品《智联灯控——城市新型一体化智慧节能显控路灯》(指导教师:冯友宏、丁绪星、黄友生)等6件作品获得一等奖,并推荐参加国赛。此外,《追“清”·逐“绿”·淘“金”:全国首个跨省流域生态补偿的“两山”转化》(新传学院)《贴“锌”相伴——可穿戴电池的领航者》(化材学院)《Ni的“膜”力:锂硫电池隔膜新技术》(化材学院)《基因“智”检——高通量生物基因检测技术的引领者》(生科学院)等4件作品入围全省决赛并获二等奖,《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居民数字素养提升调查》(法学院)《法进万家——基于江淮地区39年大学生普法实践的调研》(法学院)《“内卷”VS“躺平”: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调研》(历史学院)《碳“标尺”——新一代星空地碳监测平台》(地旅学院)《菌行者:一种基于短程反硝化菌的高效、绿色、经济污水处理新工艺》(生环学院)等5件作品晋级全省复赛并获三等奖。
学校高度重视“挑战杯”竞赛参赛工作。去年8月便超前启动本届比赛。全校18个学院4223名同学、368名指导教师打造457件作品参赛。历经班级初赛、学院预赛、学校复赛、学校决赛、省赛遴选、模拟答辩等环节,共遴选推荐15件作品参加省赛。分管校领导多次关心推动、现场指导“挑战杯”竞赛作品完善工作,教务处(创新创业教育学院)、学生处、研究生院、团委、科协等部门通力协作,各参赛学院全力支持。学校举办第5期“花津创客营”培训班,通过线下培训与线上辅导相结合、集中打磨与精准指导相结合、整体统筹与阶段推进相结合等方式,邀请有关专家对作品进行多轮遴选指导。下一步,学校将继续优化作品质量、突出项目特色,以赛促干,推动我校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