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行动计划

我校首获全国“挑战杯”特等奖

  • 时间:2023-11-20
  • 来源:
  • 作者:
  • 点击量:

10月27日至31日,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终审决赛在贵州大学举行,我校荣获主体赛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并获“黑科技”展示活动恒星级(一等奖)奖项、红色专项活动二等奖等6项专项赛奖项。我校自“挑战杯”创赛34年来首次获得全国特等奖,第三次获得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大挑)一等奖,参赛成绩取得新突破。

在主体赛中,经终审决赛评审,法学院张瑞豪、赖嘉怡等同学的哲学社会科学社会调查报告《多快好省:小额诉讼十年观察(2013-2022)——基于长三角10家基层法院的深度调查》(指导老师:汪小棠、高永周)获得全国特等奖(全国高校共计117项,省内高校3项),文学院王倩、李嘉慧等同学的哲学社会科学社会调查报告《乡音何处寻:方言保护传承的困境与出路——基于安徽省百县(区)的实地调研》(指导老师:徐建、陈骁、储泰松)获得全国一等奖(全国高校共计203项,省内高校4项),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魏潘晨、吴佳怡等同学科技发明制作《慧灯“碳”路——智慧城市新型一体化节能显控路灯》(指导老师:冯友宏、景晓军、黄友生),法学院梅露、张君宇等同学的哲学社会科学社会调查报告《弥沟增效:新时代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教育对策研究——对197份个案访谈和1973份调查问卷的深度分析》(指导老师:仇凤仙、沈跃春、蔡志鹏)获得全国二等奖(全国高校共计377项,省内高校45项)。经前期评审,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杨珍、张盼悦等的科技发明制作《国芯智控——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的新型显示控制器》(指导老师:丁绪星、冯友宏、高菲菲)、法学院梁詠岚、朱瑞中等的哲学社会科学社会调查报告《“减”向均衡:“双减”助力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发展的可为与能为——基于中部某省6市6679人的实地调查项目》(指导老师:陈爱如、路幸福、步献新)获得主体赛全国三等奖。

此外,在“黑科技”展示活动中,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作品《贴“锌”充电伴侣——可穿戴电池研发与应用》被评为恒星级(一等奖)奖项、《中国天眼FAST的导索性能研究》被评为卫星级(三等奖)奖项。在红色专项活动中,新闻与传播学院作品《赴岳西心系老小:乡村振兴背景下地方养老托育实践发展探析——以安徽省岳西县毛尖山乡为例》、文学院作品《茶文化赋能助力乡村振兴,非遗兴业打造特色名片——以安徽省金寨县为例》、教育科学学院作品《释放红色力量,点亮振兴之路——红色资源在柯村多元价值的探索》获得全国二等奖,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作品《基于渡江战役民族红色基因传承的调查与研究——以安庆市望江县漳湖镇回民村为例》获得全国三等奖。

据悉,“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被誉为当代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奥林匹克”盛会,是具有导向性、示范性和群众性的全国大学生综合性学科竞赛。本届“挑战杯”竞赛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教育部、中国社会科学院、全国学联、贵州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共吸引全国2000多所高校、40余万件作品、250多万名学生参赛。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袁亚湘担任本届竞赛全国评审委员会主任评委并出席开闭幕式。团中央书记处书记胡盛、贵州省人民政府副省长董家禄等为我校特等奖项目学生代表张瑞豪颁奖。

学校高度重视本届全国“挑战杯”备赛工作,分管校领导多次关心推动、现场指导竞赛作品完善工作,教务处(创新创业教育学院)、研究生院、学生处、团委、科协等部门通力协作、层层推进,各参赛学院全力支持、全员参与。学校举办第5期“花津创客营”培训班,校党委副书记周旭出席开班式并作动员讲话。学校邀请有关专家、教师对作品进行三十余轮次遴选指导、打磨优化,集中挖掘和展示了我校学子投身科创、追求卓越的青春风采和创新创业教育成果。本届全国“挑战杯”竞赛备赛期间,学校邀请团安徽省委副书记窦贤琨专程来校指导作品修改完善工作。终审决赛期间,校党委常委、副校长任永看望慰问了参赛师生并在贵州大学调研大学生科创工作。


赭山校区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北京中路2号

邮编:241000

花津校区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九华南路189号

邮编:241002     电话:(0553)5910027

天门山校区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九华北路171号

邮编:241008

教育基金会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北京中路2号

邮编:24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