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关于举办第三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的通知

  • 时间:2008-03-11
  • 来源:
  • 作者:
  • 点击量:
预审 毕明福 审核 曾黎明

关于举办第三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的 通知

各学院:

    为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的创业教育,提高广大同学的创业意识和创业素质,激发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以创业带动和促进就业,引导学生走科技创业、实践成才之路,同时组织选拔优秀创业计划项目参加全省第三届和全国第六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经研究,决定举办我校第三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现将竞赛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竞赛主题

励志照亮人生,创业改变命运

二、竞赛组织

学校成立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领导小组,负责指导本次竞赛活动。组长由校党委副书记顾家山担任,学生处、研究生学院、科研处、教务处、宣传部、团委等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竞赛办公室设在团委,具体负责竞赛的日常事务。竞赛领导小组聘请有关专家组成评审委员会负责作品的评审工作。

三、参赛对象

我校全日制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均可参赛。

、参赛方式

1、组队方式。竞赛以创业计划团队形式参赛。竞赛要求参赛者自行组成学科优势互补、专业配置科学、人员结构合理的创业计划团队。参赛团队的人数为3——7人,跨学院组队的以团队负责人所在学院确定作品申报单位。

2、作品要求。参赛者的参赛作品应该是一项发明创造、技术专利或服务。具体来源有:参赛团队成员参与的发明创造、专利技术或课外制作;经授权的发明创造或专利技术(参赛团队须向组委会提交具有法律效力的发明创造或专利技术所有人允许引用其产品的书面授权许可);或是一项虚拟的概念产品或服务。

3、编制创业计划书。参赛团队应在广泛进行市场调研、认真进行企业分析的基础上,参照团委网站提供的《创业计划书编制指南》编制一份把产品或服务推向市场的完整、具体、有实施可能的创业计划书。同时创造条件,吸引风险投资家和企业家注入资金,推动创业计划走入市场。(创业计划书标题三号黑体,内容四号仿宋,字数3000字左右)

4竞赛方式。竟赛采取学院预赛和学校决赛两级赛制,评委根据书面评审和公开答辩确定成绩;公开答辩的程序为:首先由参赛选手使用PPT演示介绍作品,时间不超过8分钟;接着由评委提问,参赛选手进行答辩,时间不超过8分钟;每个团队最多允许4人上场。
    
五、竞赛步骤

1、动员宣传。200712月——20082月,各学院要通过会议、讲座等进行动员、培训,通过海报、条幅和网站等进行广泛宣传,鼓励广大同学积极参与,选拔优秀选手组队参赛。

2、学院预赛。20082月——3月,学院组织预赛选拔26件作品,于 320前将《作品申报书》和《创业计划书》(文字版、电子版式各一份)上报校团委。评审委员会对创业计划书进行严格和公正的评审,于3月底公布入围决赛的作品名单。

3、全校决赛。 4 7 前,各学院将修改完善后的创业计划书(文字版、电子版各一份)上交组委会办公室,4月上中旬进行决赛作品的书面评审和公开答辩工作。其他有关事宜请参看《师大青年》网站,或向竞赛组委会办公室咨询。

六、表彰奖励

决赛设一、二、三等奖各若干名,并颁发奖金和证书,其中一等奖奖励1000元、二等奖奖励800元、三等奖奖励500元。一等奖作品推荐参加全省及全国“挑战杯”竞赛。在全省、全国竞赛获奖作品的指导老师学校将作为年终科研成果予以奖励。

七、工作要求

1、提高认识。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是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重要内容,是促进大学生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本届比赛也是全省第三届和全国第六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的校级选拔赛。各学院要提高认识,把竞赛当作一项重点工作抓紧抓好,切实帮助大学生把创业计划设计和个人职业发展设计有机结合,为今后的创业就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2、加强宣传。各学院要结合实际,对竞赛活动进行积极宣传报道,努力形成关注关心和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良好舆论氛围,推动青年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的培养,不断扩大活动在青年学生中和全社会的影响力。

3、认真组织。创业计划大赛在我校开展的时间较短,各学院在大力宣传的同时,认真组织引导学生参与。同时聘请专业教师对参赛团队进行指导,保证参赛作品的质量。对获奖的2006级、2007级本科生按照《第二课堂素质教育活动实施方案》有关规定予以认证加分。在学院预赛获奖的由各学院团委予以认证加分,一、二、三等奖分别加181614分;在全校决赛获奖的由校团委予以认证加分,一、二、三等奖分别加242220分。

4、法律申明。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领导小组有义务为参赛作品保守所涉及的技术秘密和商业秘密。有关本次竞赛的所有信息必须经竞赛领导小组授权后方可在媒体及网站上发布;凡涉及参赛作品的相关报道,属于团队个体行为,参赛选手自行把握参赛作品中技术及商业内容的披露尺度,与竞赛领导小组无关;参赛者与其作品中经授权的发明创造或专利技术的所有人之间的纠纷与竞赛领导小组无关。

 

 

 

二○○八年三月三日

编辑:毕明福
预审:bodazy
审核:

上一篇:通 知

下一篇:通 知

赭山校区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北京中路2号

邮编:241000

花津校区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九华南路189号

邮编:241002     电话:(0553)5910027

天门山校区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九华北路171号

邮编:241008

教育基金会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北京中路2号

邮编:24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