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师大

【安青网】行万里路 知中国情——安徽师范大学万余名学子改革一线看发展

  • 时间:2024-09-10
  • 来源:
  • 作者:
  • 点击量:
预审 审核

报道转载如下:

这个夏天,每当清晨的阳光洒满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呼图壁县的大街小巷,金色的光芒映照着北园社区的每一寸土地,安徽师范大学“团结花开”边疆少数民族学子理论宣讲团队都会准时开启一天的“党的民族政策”宣讲。在为期一个月的时间里,实践团队在新疆、西藏两地开展理论宣讲、志愿服务、乡村振兴等调研。

今年暑假,安徽师大11000余名青年学子在社会实践中淬炼火热青春。他们在田间地头感受绿色中国的生态之美;在生产车间调研科技创新的高质量发展;在社会一线见证共和国改革发展伟大成就。

改革“改”来乡村振兴新气象

一间茅草屋,一张小方桌,一盒红印泥......小岗村旧址前,安徽师范大学2022级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冯浩宇看着依旧保留着的当年小岗农民按下的红手印。“小岗村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一个缩影,当年是什么力量让他们凝聚在一起按下这手印?40多年的风雨兼程,如今又有怎样的新谋划、新发展?”带着问题,今年暑假,冯浩宇和他的团队一起走进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找寻答案。

曾经的小岗村,是远近闻名的“三靠村”,吃粮靠供应,花钱靠救济,生产靠贷款。

“我们想摆脱这样的生活。1978年,我和其他17户村民在严立华家按下红手印,立下生死状,搞起了‘大包干’。”“大包干”十八位带头人之一关友江已经81岁高龄了,但和同学们谈起这段往事时,眼中依然闪烁着坚定的目光。

2016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指出,“新形势下深化农村改革,主线仍然是处理好农民和土地的关系,要抓紧落实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制度,真正让农民吃上‘定心丸’”。

改革不停步,这始终是小岗与时代同行的法宝。实践队成员还参观了“当年农家”旧址、沈浩同志先进事迹陈列馆以及农田农场等地。看着绿油油的麦田和成排连栋的乡间别墅,团队成员深刻感受到了小岗村在现代化农业和新科技的推动下释放出的活力与朝气。

“我们感受到小岗村真正意义上的‘红手印精神’,是‘敢为人先、无私奉献、勇挑重担’的精神,是铭刻着基层党员干部的责任和担当。”冯浩宇感慨道。这种“红手印精神”,正是小岗村民为实现乡村发展、为乡村振兴而发自肺腑的表达,更是一种传承。

“我们00后也想接过这一接力棒,接续传承小岗精神!”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汪永超和团队,运用专业知识向农民介绍了现代化农业技术应用方法和旅游产品推广策略,同时科普一些安全生产知识,帮助小岗村民提升农业生产的效益和可持续性。

日前,实践调研结束,汪永超回望小岗村一望无际的麦田,感慨万分。“以前,只在课本上了解小岗村的故事,现在通过实践,让我更加理解了‘小岗精神’的内涵,作为新时代青年学子,我们也要发扬敢闯敢试的精神,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探索科技创新的改革新路

无人机送外卖、乘坐通用飞机上下班、应急救援指挥、百亩地植保作业......近年来,随着通航产业的飞速发展,低空经济被列入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点领域,成为改革发展新赛道。今年夏天,安徽师范大学赴芜湖市航空产业园创新生态系统主题调研(本科生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走进芜湖航空产业园,了解飞速发展的通航产业。

2013年,芜湖航空产业园在湾沚区的一片僻静荒芜的土地上破土动工。它面临着初期起步的困难和高新技术的研发挑战。

10年前,国内在通用飞机制造领域,存在大量技术空白。“从2017年最早以SKD模式代工生产的AE300,到如今AEC2.0L发动机搭载通用飞机CA42成功完成试飞。期间的艰辛不言而喻。”芜湖钻石航空发动机有限公司综合财务部的负责人罗菲介绍道。

2023年,中国第一个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通航发动机钻石AEC2.0L问世,获得了我国首张型号合格证。

“这款发动机,不仅打破国外技术垄断,成为中国首个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通用航空发动机。更解决了电子控制单元、高压共轨系统、适航技术‘卡脖子’难题,成为中国通航产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罗菲自豪地说,她用十年的青春见证了中国通航产业的起飞。

“如今,我们不出园区便可生产一架国产通用飞机了。”在安徽航空小镇,讲解员带领同学们参观了芜湖通航产业的园区现状、发展部署时说到。“我们仰望天空时,可能就正见证了一个历史的新时刻。”走出航空小镇的同学们,新的理想在脑海中孕育,新的种子也在内心中发芽......

团队成员2022级金融工程专业赵浛亦感慨到,“作为经济学专业的学生,我将深入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在见证了芜湖通航产业的创新发展历程后,团队成员将形成《航创生态 芜湖行动》的调研报告呈交产业园。

自2023年以来,科技创新领域成为安徽师大经管学院师生关注的重点领域。团队多次深入园区企业调研,形成几十万字的调研记录。完成通航产业的科创生态模式、产学研赋能的协同创新平台以及风险管理与防范等相关产学研案例分析报告。

“通用航空是高端制造业的承载者,是国家塑造航空工业发展的新动能和新优势,也是推动低空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更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之一。了解这个产业的发展,不仅对科技创新活动的推进有直观的感受和理解,也让同学们在航空人‘忠诚奉献、逐梦蓝天’的报国精神中吸取奋发力量。”团队指导教师金融学副教授钱瑞梅说到。

书写生态文明“绿色答卷”

雨后,站立青弋江畔,群山蜿蜒,水流脉脉。一大早,安徽泾县昌桥乡污水处理厂管理人员王永厂带着安徽师范大学“泾溪百里,‘弋’脉相承”青弋江保护调研团队成员们走在巡护青弋江的路上。

今年暑假,安徽师大调研团队前往青弋江沿岸,走访当地政府机构,深入一线调研,在实践中共同探索这条长达275公里河流的生态环保之路。

“青弋江是长江南岸支流,10多年前由于长期废水违规排放,严重污染了青弋江水。”王永厂家世世代代在青弋江畔生活,亲眼见证了这条母亲河的变化。

“如今泾县沿岸10个乡镇的生活污水处理厂综合运用全新的仪器设备和先进的技术,以确保出水水质达标。排放至水系的水也有严格指标监测。”王永厂一边演示污水净化流程,一边自豪地向队员介绍。

“长江沿岸的污染企业得到了管控,水质变好了,多年不见的野生鱼类又重新出现在大众视野中。”团队负责人2022级应用化学专业陈浩同学是学校环境保护协会会员。为深入探究青弋江生态保护工作成效,在实践中锻炼专业本领,他带领队员们在泾县多个沿江点位采集水样,并带回实验室进行水质测定实验。

“本次实验,实验组采用平行多组实验方法,综合测定来自青弋江流域6组不同水样的4个指标”实验组成员葛聪聪介绍到。通过分析实验数据、总结实验结论,结果显示6处取样点的4项指标均高度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规定标准,进一步佐证泾县青弋江保护工作初显成效。

陈浩坦言:“行万里路,知中国情。走出实验室,在真实的调研一线,我们更直观了解近年来青弋江流域的生态环保工作和变化,看到了‘两山’理念下处处书写的‘绿色答卷’,我感觉特别有意义!”

从“敢为人先”的小岗村,到“科技创新”的航空园,再到“绿色发展”的青弋江,改革是他们共同的、最重要的代名词,他们的也为改革赋予了更多的时代意义。

“立足新时代,青年必将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参与者和贡献者。安徽师大学子用脚步丈量祖国山河,以实践感知乡土中国,在社会‘大熔炉’中淬炼成长。未来,师大学子将继续扎根中国大地,与时代同向同行,与祖国共同前进,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安徽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张立驰说。

(通讯员:朱蕾 吴文涵)


原报道阅读链接:【安青网】https://www.ahyouth.com/news/20240910/1741316.shtml

赭山校区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北京中路2号

邮编:241000

花津校区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九华南路189号

邮编:241002     电话:(0553)5910027

天门山校区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九华北路171号

邮编:241008

教育基金会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北京中路2号

邮编:24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