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道转载如下: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指出,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在法治轨道上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做到改革和法治相统一,重大改革于法有据、及时把改革成果上升为法律制度。改革和法治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有着深刻的辩证关系、逻辑联系,两者相辅相成、相伴而生。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改革和法治的关系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强调“改革与法治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要坚持在法治下推进改革,在改革中完善法治。
改革开放初期,无论是凤阳小岗村的家庭联产承包到户的摸索,还是安徽芜湖傻子瓜子的个体私营经济对于公有经济补充的探索,都为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探索奠定了重要的实践基础。新时代新征程,安徽要坚持党的领导,深化省域立法领域改革,把改革发展决策同立法决策更好地结合起来,确保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于法有据。
打造“和文化”社会治理高地。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桐城市考察时指出,六尺巷体现了先人化解矛盾的历史智慧,要作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场所,发挥好中华民族讲求礼让、以和为贵传统美德的作用,营造安居乐业的和谐社会环境。我省应当打造安徽“和文化”社会治理高地,构建多方参与、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调联动的多元化纠纷解决体系,将“和”“礼”精神融入每一次矛盾纠纷化解全过程,打造“党建领事、礼让和事、群众说事、多元解事、网格管事、群力防事”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建立涉外法治高端人才培养基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立德树人、德法兼修,加强学科建设,办好法学教育,完善以实践为导向的培养机制,早日培养出一批政治立场坚定、专业素质过硬、通晓国际规则、精通涉外法律实务的涉外法治人才。我省涉外法治人才的培养,需要坚持以实践为导向,构建“法学院校—实务部门”协同育人资源双循环运行格局,在企业建立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基地,做好涉外法学的学科建设和涉外法治实践的紧密结合,促成教育链、人才链和产业链、创新链的深入嵌合。
发挥科技创新对于法治建设的支撑作用。总体国家安全观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国家安全理论的重大创新,旨在更好地统筹安全与发展两件大事,更好地解决国家安全面临的新问题和新挑战。建设法治安徽与平安安徽,必须关注技术安全和数据安全问题,发挥科技对于法治的支撑作用,强化数据互联互通,利用现代信息科技手段进一步提升城市管理智慧化、精细化水平,推进安徽智慧城区建设,全面提升城市治理水平,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作者单位:安徽师范大学法学院)
原报道阅读链接:【安徽日报】https://szb.ahnews.com.cn/ahrb/layout/202501/14/node_06.html#c1068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