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师大

【安徽日报】科技赋能 政策护航!种粮大户的乡村振兴之路

  • 时间:2025-07-09
  • 来源:
  • 作者:
  • 点击量:
预审 审核

报道转载如下:

盛夏七月,宣城市宣州区古泉镇九联社区的田野里,连片的稻田宛如绿色的海洋,青翠的稻苗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在这片充满生机的稻浪中,当地水稻种植大户徐明火的家庭农场,见证了智慧农业与传统水稻种植的深度融合。

种植大户家广阔的麦田 韩永琴/摄

“以前10个人要忙五六天的插秧工作,现在用插秧机两三天就能完成。”徐明火望着300亩“丰两优香一号”水稻自豪地介绍着。徐明火的女儿徐正梅补充道:“以前人力打药需要两三天,现在用无人机不到一上午就能完成,时间减少一半,人力成本也大幅降低。”科技赋能让水稻种植变成了高效的现代农业。

徐明火在稻田内劳作 董玲钰/摄

在采访中,徐明火特别提到了政府的支持政策。“镇农业站经常组织技术培训,还会请专家来指导病虫害防治。”古泉镇高级农艺师汪丽莉表示:“我们正在大力推进《全国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实施方案》,帮助农户提高效益,维护国家粮食安全。”此外,政府还提供农机购置补贴、单产提升补贴等支持。“遇到洪灾,政府也会积极采取措施,统计面积,为过季无种的情况提供种子保障。”汪丽莉说道。

对于未来发展,徐明火有着清晰的规划,“想扩大种植规模,打造自主品牌,通过精品包装提升产品附加值。”目前,古泉镇采用双季稻模式,既提高了农户的经济收益,也保障了粮食安全。

从靠天吃饭到科技种田,从单打独斗到政策护航,徐明火的家庭农场展现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化转型的生动实践。在科技与政策的双轮驱动下,这样的振兴故事将会在更多田野间上演。

(文字:俞明悦 徐安琪)

来源:安徽日报客户端编辑:何明

原报道阅读链接:【安徽日报】https://app.ahnews.com.cn/displayTemplate/news/newsDetail/5323/1490412.html?isShare=true&xyt=1751790155789

赭山校区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北京中路2号

邮编:241000

花津校区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九华南路189号

邮编:241002     电话:(0553)5910027

天门山校区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九华北路171号

邮编:241008

教育基金会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北京中路2号

邮编:24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