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师大

【安青网】从13个娃到上万人次受益 廿载“反哺接力”乡村课堂育新苗

  • 时间:2025-07-24
  • 来源:
  • 作者:
  • 点击量:
预审 审核

报道转载如下:

“原来木头咬合的地方叫榫头、卯眼,地震也震不垮!”7月22日,芜湖市南陵县三里镇综合文化中心,11岁的方启航高举刚完成的粘土榫卯小屋,兴奋地向身旁的安徽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支教队队员展示,满含笑意的眼睛亮晶晶的。这一幕,正是安徽师范大学物电学院“千方爱心学校”连续20年教育公益行动下乡的生动缩影。

从一个人的坚守到一群人的接力

7月18日,已经是高中物理教师的杨千方再次回到安庆市潜山市黄柏镇昆仑小学,这个他20年前曾经支教的地方。“乡亲们的恩情,我一辈子都忘不了”。回忆起2005年那个改变他命运的夏天,杨千方依然感慨万千。当年,这个出生于国家级贫困县小山村的寒门学子,以村中首位大学生的身份考入安徽师范大学时,却因学费无着而发愁。当乡亲们把沾着晨露的卖蛋钱、带着猪圈余温的零票子,五十、一百地叠到他掌心,一沓沓卷着泥土味,也卷着全部希望的“上学钱”,从此烙进他生命的年轮。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份沉甸甸的恩情,如同一粒种子,在他心中生根发芽,最终长成反哺家乡教育的参天大树。2006年暑假,带着感恩乡情,怀着支教家乡的初心,杨千方回到昆仑村,用自制黑板和闲置旧屋,创办了最初仅有13名学生的“千方补习班”。一个人的火焰很快点燃一群人,从杨千方一个人的坚守开始,这份教育情怀在安徽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代代相传。

20年光阴流转,“千方爱心学校”效应持续衍生。从一所“千方爱心学校”,到覆盖安徽12个地市、30多个乡镇的二十余所“千方爱心学校”,2200余名志愿者的接续传承,累计服务乡村儿童逾万人次。

从传统支教到智慧育人

“千方”课堂也在蝶变。“大家看到了吗?这个‘小蓝点’就是我们生活的地球”,今年课堂上,志愿者刘嘉慧以NASA旅行者一号拍摄的“小蓝点”照片开场,运用AI技术和VR眼镜带领孩子感受宇宙的魅力。千方爱心学校的课程表也从语数英“老三样”,升级为“3+N”多元体系:天文观测、化学魔法、科普实验、非遗手工、心理剧等,这些课程不仅“小而美”,而且“小而精”。为了让深奥知识在孩子心中生根发芽,支教队立足理工科专业优势,自主研发了1200余堂“科普实验课”。

“他们把大学实验室浓缩进‘行李箱’,把乡村课堂变成了没有围墙的科技馆,所有教具不足20公斤,却为孩子们打开了一个无限广阔的世界。”黄柏镇昆仑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涂保安感慨道。立足项目,团队孵化出科普系列的发明、实用新型专利共38项,先后衍生、带动成立科技类大学生社团组织1个,公益类志愿服务团队20余支,团队涌现出安徽省“百优”大学生、校十佳大学生、校十佳志愿者、校自强之星等具有校级以上荣誉称号的学生累计80余名,师生成员曾获“安徽省青年五四奖章”“安徽省最美辅导员”“安徽省百优大学生”“安徽省十大新闻人物”等省级荣誉称号近20项。

从一次帮扶到一生回响

更动人的,是种子的回响。2014年夏天,一条短信让支教队员热泪盈眶:“老师,我考上安徽师范大学了!”发信人是杨文秀,五年前那个躲在教室后排的腼腆女孩。在“千方”志愿者的接力帮助下,最终圆梦安徽师范大学秘书学专业。

这样的故事不断上演,据统计,20年来,“千方爱心学校”200余名受助学生考入重点高中和大学,其中20余人毕业后毅然投身教育事业,用行动诠释“长大后我就成了你”的动人传承。

安庆潜山支教分队队长,2024级物理学(师范)专业詹浩在支教日记里写道:“我们丈量乡村,不是用脚步,而是用耳朵——听蝉鸣、听蛙叫、听孩子把‘凸透镜’说成‘放大镜’时的羞涩;用眼睛——看稻田、看炊烟、看老人把感谢信递到我们手里的粗糙手掌;用心灵——感受知识被需要时的重量。”受助者成为施助者,学生变老师,教育的长链因此环环相扣、生生不息。“当年孩子追问的眼神,村民们送来自家种的瓜果的朴实情意,把我钉在了讲台上。”2020级支教队员赵晓宁回忆道。如今的她已是一名中学物理教师。

“当年播下的种子,如今已长成森林;而我们自己,也在支教中找到了人生方向”,正如杨千方在千方爱心学校20周年纪念会上所说,这支队伍用二十年时间证明:爱心的传递可以转化为精神的传承,而这份传承,正在江淮大地上绽放出最绚烂的教育之花。

当六安叶集区的孩子在钢琴课上弹出第一个音符,当枞阳灾区的少年在防汛课堂学会自救技能,当无为乡村的童声齐诵“亭台楼阁,雕梁画栋......”从13个孩子的补习班,到万余人次受益的大课堂,“千方爱心学校”用20年证明:当一群青年人把感恩化为行动,把专业融进乡土,教育公平的种子终会穿石破土,绵延成万亩葱茏。

本网记者 程榕娟 通讯员 刘冠琪

原报道阅读链接:【安青网】https://www.ahyouth.com/news/20250724/1764538.shtml

赭山校区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北京中路2号

邮编:241000

花津校区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九华南路189号

邮编:241002     电话:(0553)5910027

天门山校区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九华北路171号

邮编:241008

教育基金会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北京中路2号

邮编:24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