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校的资助和关心让我更加坚强乐观,我会积极治疗,早日康复,回报社会。”在家养病的学生范梦文从来访的教师手中接过15万余元的资助款时坚定地说。为做好“精准助学”工作,暑期伊始,安徽师范大学的领导和教师就踏上了“百村回访”之路,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宣传资助政策,送去爱心和关怀。
近年来,安徽师范大学认真落实国家有关政策,坚持“以生为本,应助尽助,资助育人”的工作理念,初步形成以政府扶助、学校资助、社会捐助和学生互助为主体的项目体系和以奖、贷、勤、补、免为主要形式的资助体系,推动实现家庭经济困难生资助全覆盖。
“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是安徽师范大学学生资助的目标。为此,学校创新举措,实施受助学生反哺社会的“爱心接力”工程、“贫困在哪里温暖就送到哪里”的“温暖相伴”工程、“输血+造血”的“实践育人”工程、“典型选树+朋辈教育”的“青春导航”工程、将温暖送到家的“百村回访”工程,为贫困学生的求学之路保驾护航,达到“应助尽助”、“资助育人”双目标。每一年,该校共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1.05万多名,资助金额累计3300多万元,平均每生获得资助3200元。
每年8月,随着录取通知书一起寄到新生手中的还有一份资助政策宣传手册,为贫困生按时入学提供帮助和指南;该校还开通资助热线,安排专人解答,迎新现场为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实施“四免两补一专项”,今年有950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通过“绿色通道”办理入学,占新生总人数的17.39%。同时,该校还设立16万元新生专项助学金,发放给200名家庭经济困难新生。贫困学生入校后,学校通过奖助学金、勤工助学、助学贷款、学费减免、困难补助等多种方式开展资助帮扶和以“自立自强”为主要内容的资助育人工作,为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提供就业能力培训、求职补贴、就业岗位等全面帮扶,全力帮助贫困学生成人、成才、成功。
该校的资助工作伴随贫困学生一路走来,不仅帮助他们解决经济困难,还为其树起“自强不息,资助助人”的精神标杆,该校涌现出首创全国爱心学校的特困学生、“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吴青山,勇担家庭重任、自主创业带动百名贫寒学子就业的“中国好人”王雷,带着妈妈上大学、自强不息的“中国好人”石秀琴,用志愿服务回报社会、“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古孜里努尔·艾尼瓦尔,病房里入党、“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入围者周琦等多名贫困学生典型,成为一盏盏明灯,引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走向光辉的未来。
原文阅读地址:
http://epaper.ahyouth.com/paperdetails.php?CurrPeid=1075&CurrSid=9772&newsid=31638